“指尖科普” 引来全民参与 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知识竞赛20强出炉
从12月4日上午10点到12月8日上午10点,经过4天、96小时的激烈角逐,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日报联合推出的“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线上科普猜猜猜知识竞赛有奖活动顺利结束。昨日,“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知识竞赛有奖活动20强出炉。
记者了解到,20强中,有12位来自成都。此次比赛设置有四个奖项:一等奖:1000元(第1名);二等奖:600元(第2-5名);三等奖:400元(第6-10名);优秀奖:50元(11-20名)。参赛者可登录成都日报微信服务公众号,查看自己是否获奖。
全民参与
从学生到在职人士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获得本次“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线上科普猜猜猜知识竞赛有奖活动第一名的网友“鲨鱼辣椒”名叫涂燕林,目前在郑州读大学。短短几天时间里,该网友以29010总分“逆袭”而上,一路追赶,从排名第三成功夺冠。活动期间,该网友一共邀请到300余人参与助力答题,最后得分是去年最高分的10倍左右。
“非常高兴能参与这次答题活动并取得第一名的成绩,这是我和室友共同努力的结果。”涂燕林告诉记者,按照活动规则,每天的答题次数有限,她便拉着室友一起助力,争取把每天的分数挣到最高。“我正在读研,学习的是食品专业,很多题目都跟专业相关,这也是最吸引我答题的原因,希望能通过这种小游戏,纠正错误的知识认知,学习更多新的专业知识。”
和涂燕林一样,网友“初夏”(本名“陈香和”)也是本次活动的最佳选手之一,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我是一个新媒体编辑,平时就比较喜欢看科学相关的新闻,遇到不懂的、没听过的知识点,还会记录下来。”陈香和告诉记者,自己答题取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准备“错题本”。“刚开始答题,错误率很高,我就把选错的题目截图保留下来,等一轮答题结束就上网找答案,并把相关的知识点都浏览一下,再遇到类似的题目稍加思考就能做对。”
后台数据显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遍布全国各地,参与者从大学生到在职人士全部涵盖。在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大部分选手都采用了同样的答题方式,不仅自备“错题本”,还发动全家以及周围的亲朋好友全民参与活动。“我们的初衷就是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通过答题提升科学素质,从线上访问量和最终的成绩来看,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方式
营造良好科普氛围
丰富实用的内容、多样的问答形式、简单易懂的操作……本次“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知识竞赛有奖活动题目均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提供,共有400道题,用户答题时随机生成“试卷”,题目内容涉及了航空航天、垃圾分类、健康生活、环境污染、节日节气、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通过这种新颖的科普体验方式,让更多人能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进一步提升科学素质。
推进全民科普的又一次创新,也收获了众多专家和市民的“点赞”。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成表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无论中小学生还是中老年人群体,在各个生活场景中,都应对科技知识进行科普教育,此次活动采取不同方式、涉及多个领域、涵盖多个群体,营造出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关注蓉城孩子的科普时间,给孩子一双发现科学的眼睛,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担当。”树德实验中学老师袁怀炳表示,成都是一座从不缺乏创新资源与创新精神的城市,在科技汇集越来越多信息渠道的同时,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孩子们对更多“未知”产生了兴趣,他们需要城市“母体”给他们更多的科普平台去打开科学这扇“门”,“活动是能融入孩子们生活成长过程中的,也是寓教于乐的,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再多一些,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学的翅膀。”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科学与人文的交互融合发展趋势对科普内涵和全面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知识竞赛有奖活动正是创新科普的具体体现。”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借助现有传播渠道和信息服务平台,细分科普对象,提供精准服务,满足了公众泛在化、多样性、个性化获取科普知识的要求。
本报记者 吴怡霏 曹凘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博)长期以来,华西医院周边的医疗秩序乱象一直是成都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近日,记者从武侯区委政法委获...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