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信息不该是人身攻击的武器

济南时报 2020-12-09 13:57 大字

□本报评论员 赵晓昕

8日,成都公布了新增确诊病例活动的轨迹。这本是一直以来疫情防控工作的常规操作,但因为其中一名确诊病例的孙女赵某活动轨迹牵涉美甲店、几家酒吧等场地,赵某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隐私迅速在全网传播,也招致众多人身攻击和无端非议。(本报今日15版报道)

在疫情防控的语境下,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是增强群众信心,打消疑虑、扼杀谣言的最佳手段。但进入后疫情时代,每一例新增病例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此时本该是助力疫情防控的流调信息,被泄露后却像一枚“定时炸弹”,成为了部分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的工具。

从成都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看,赵某近14天内行踪较为复杂,为流调带来一定难度。秋冬季到来,疫情的零星反弹难免会引发焦虑情绪,一些当地网友对赵某的复杂行踪表示愤怒,恐慌之下有此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抛开上帝视角,在不知自己有感染风险的情况下,赵某只是成都这个休闲文化和夜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里普通的20岁年轻人,确诊之前如何娱乐、去了哪里,并无可指摘。

如部分网友的群起攻之,无外乎集中于赵某去过多家酒吧这一点。“我不会连去三个酒吧,这样的人肯定不正常”“谁知道有没有特殊职业”……任何人都有讨厌与点评事物的权利,但在这种机械的二元论语境里,动辄为女孩扣上“夜生活过于丰富”的暗示性评价,难以留给疫情防控、隐私保护等话题正常讨论的空间。无论赵某在一晚到访数家酒吧是求职亦或者娱乐,符不符合围观群众心中“正常”的评价,都不该受到别人的恶意揣测和肆意嘲讽。

由出入酒吧联想至毫无证据的“私生活混乱”,以非此即彼的方式进行人身攻击和网络暴力,甚至肆意传播无辜群众的照片和朋友圈,不仅跑偏关注疫情防控焦点,更涉嫌侵犯个人隐私。8日,成都市公安局表示,针对“病例赵某个人隐私疑被泄露”一事,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即便是从疫情防控角度出发,传播患者详细的隐私信息也并非如网友所想在“伸张正义”。11月以来,先有上海确诊患者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身高体重信息、身体BMI指数、父母住址、最近行踪……一系列隐私信息以文档的形式流出,后有天津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隐私信息一夜之间被曝光。信息泄露后,患者往往会遭受电话轰炸、恶意骚扰,本就在忍受病情折磨,却还要遭受精神伤害。天津这名密切接触者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在隔离医院几度精神崩溃,“那时手机被打爆,逼得我想跳楼”。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个人,都需要把握好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的平衡,守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线,避免造成次生伤害。一方面,收集联防联控所必需的个人信息应参照国家标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坚持最小范围原则。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另一方面,在统计、采集、汇总、披露相关人员个人信息时,要注意每个环节的把关,采取严格的管理和技术防护措施,以防出现数据泄露、丢失、滥用等情形。即使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不得不公布相关病例行踪轨迹等信息,也要确保进行必要“脱敏处理”。倘若不提升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认为“看热闹不嫌事大”,“社会性死亡”就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我们要格外警惕的,是将对疫情的焦虑情绪转化为对确诊患者个体攻击的倾向,任何“排斥异己”的做法,都将放大疫情带来的伤害。流调信息不该是人身攻击的武器,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少些敌视与苛责,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新闻推荐

明星收 10 万就卖了 5 个保温杯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线上经济火热。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打造“直播+电商”的新业态成为潮流。但与此同时,随着直播带...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