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太可怕 距离产生美” 外卖骑手、货车驾驶员角色互换体验交通

华西都市报 2020-11-28 03:22 大字

外卖骑手、货车驾驶员角色互换体验交通 “您已进入盲区,请勿靠近!”11月26日上午,在成都市成华区致力六路附近,外卖骑手坐上一辆大货车,坐在驾驶室,感受运渣车驾驶员视线里的“盲区”。

在现场,外卖骑手和大货车驾驶员互换角色,各自体验了一把参与交通行为时的真实感受。据了解,此次互动体验活动,由成都交警五分局邀请辖区主要外卖企业和运渣车企业代表共同参与,是成都交警坚持问题导向,迅速打响秋冬季交通安全整治百日会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卖骑手“货车初体验”

日常生活中,运渣车和外卖骑手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角色,但近年来,这“一大一小”却频频成为交通违法行为的代名词,而外卖电瓶车与运渣车相撞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26日上午,在成华区致力路附近,多个外卖平台的骑手们,体验了一把做运渣车驾驶员的感受:当一辆电瓶车在路口遇到要往右转的大货车时,由于距离过近,大货车响起“盲区”警报,提醒电瓶车驾驶员请勿靠近。

原来,这是由于两车之间已经超过了安全距离。一般大货车的车头到驾驶室后方约2米长、1.5米宽的范围都属于盲区,紧贴着车身的位置,也都存在明显的视觉盲区。

在大货车驾驶室位置,电子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在车门的右下方位置,有一辆电瓶车正停在旁边,这“一大一小”的亲密接触,触发了车上安装的警报器。

“一大一小”距离产生美

坐上驾驶室的外卖骑手杨师傅说,在真实看到大货车的盲区后,他才更加明白,为何在日常出行中,要“远离大货车”。

“大货车周围有些范围确实看不到,速度快一些,人再走个神,很容易出事故。”杨师傅说,他从事外卖运输已四年多,平时遇到大货车时,会有意识地减速避让,通行路口时,也会特别注意大货车的动向。

与此同时,货车驾驶员黄师傅也骑上电瓶车,体验了发外卖骑手的感受。黄师傅说,经过真实的感受才明白,骑电瓶车经过大货车附近,如果货车速度很快,再加上盲区的因素,恐怕一场事故就无法避免了。

据成都交警五分局事故大队副大队长张平介绍,之所以将交通安全宣传从室内转到室外,就是为了让外卖骑手和货车驾驶员进行现场体验,“以往的事故案例表明,到了路口,不管是外卖骑手还是大货车驾驶员,总是没有避让意识,缺乏对货车内轮差的了解。因此,这次让运渣车驾驶员和外卖骑手相互换下位置,上一堂生动的体验课。”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宋潇

新闻推荐

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后 蒙商银行徽商银行披露业务承接进展

自11月23日银保监会原则同意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后,蒙商银行、徽商银行(03698.HK)纷纷发布公告表示,已依法收购承接包商银行...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