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楼宇经济迎来发展新时代

四川日报 2020-11-20 05:43 大字

2020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在成都举行

成都高端商务楼宇的平均入驻率超过70%。 风子摄

成都将不断完善楼宇经济服务标准体系。 姜曦摄

11月17日上午,2020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暨中国商业地产行业2020年会开幕式在成都世纪城会议中心举行。 (成都市商务局供图)

近年来,成都市商务局创新提出重点发展楼宇经济,一栋栋高楼大厦成为“柱状经济”发展的新载体。 (成都高新区供图)

在成都天府大道两侧,一栋栋现代化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串起城市最美天际线,拥有数千年人文历史的成都彰显出现代气息,延续城市未来发展强劲的生命力。每天清晨和傍晚,潮汐般的人流穿梭于这些楼宇中,奏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乐章。

楼宇是承载都市产业的平台,是城市发展提质增效重要突破口。11月16—18日,2020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暨中国商业地产行业2020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业领军人物、社会精英云集蓉城,探讨经济焦点,交流行业经验,开展项目合作。

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年会是目前国内商业地产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年度盛会。其规模、层次、影响力大,堪称中国商业地产界一大盛事。这样一个重量级盛会选择成都,看中的是成都商业地产和楼宇经济的巨大潜力。

□雨田

聚焦

楼宇经济如何助力“双循环”

这是一场商业地产界的年度盛会——大会期间,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腾讯副总裁栾娜、京东副总裁赵英明,以及跨界名流任泉、赵普等专家学者,以及众多投资运营品牌大咖齐聚蓉城,围绕国际化消费城市建设展开头脑风暴,探寻商业“新战略、新消费、新运营、新机遇”,聚焦商业热点、难点与亮点,探讨双循环背景下商业地产新趋势、直播经济可持续性等。

在苏宁置业集团总裁金明看来:“在双循环背景下,商业地产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每年1%到2%的城镇化增量,对商业地产的内循环是一个利好。”

他认为,对于商业地产来说,要从几个方面来做强推动双循环。首先,楼宇要往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在产品的设计、建设、投入过程当中,怎么让楼宇具备场景互联的功能,这是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的地方。”其次,商业地产商要拥抱新的营销方式,要加强自身的数字化建设。

会上,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志彬提出——双循环对商业地产的影响非常大,万达有50%的项目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恰恰是前几年城镇化推动的成果。“发展商业地产,有助于刺激消费,提升社会消费能力,甚至还能激发新的商品、服务或新的业态的产生”。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孟冲认为,绿色建筑是建设领域和楼宇经济绿色发展重要的方向,未来绿色建筑领域还将孕育更多商机,“推广绿色建筑,有助于‘内外双循环’,通过拉动绿色设计、绿色建材、健康建筑‘内循环’,有助于这些产业在绿色建筑‘快车道’上迎来更好的发展,‘外循环’则意味着编制相应国际标准,推动中国绿色建筑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广绿色建筑应是题中应有之意。此外,成都锦江区创新推出了“1+N”一站式楼宇政务服务模式,并已在高新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等中心城区复制推广,全市已设立楼宇政务服务站点280余个,基本实现重点楼宇覆盖。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兴起,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日趋成熟,业主、租户、写字楼服务商主动交流频次增多,成都的楼宇政务服务正向网络化、智能化迈进。

底气

形成多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成都市商务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创新提出重点发展楼宇经济,打造中西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区,向空间要资源,向楼宇要效益,一栋栋高楼大厦成为“柱状经济”发展的新载体。

近年来,按照商务部关于推动流通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成都市商务局大力实施“标准化+产业升级”战略,从标准制定起步,立标杆、正导向,开启楼宇经济发展破冰之旅。

2012年,全国首个商务写字楼地方标准——《成都市商务写字楼等级划分》发布,对商务写字楼等关键术语进行清晰界定,同时引入楼宇持有比例、建设品质、运营能力、物业服务、环保节能、公共服务等评价指标,为政策制定、开发投资、选址入户等提供评价和决策指引。

为切实推动标准实施,2014年至2015年,成都市商务局设立楼宇经济处,统筹指导全市楼宇经济发展,指导成立了全国首个楼宇经济促进会,加快整合行业资源、搭建政企枢纽桥梁。

此外,还成立成都市楼宇等级评定委员会,牵头楼宇标准实施推广;组建成都市楼宇经济专家库80人;出台《成都市商务写字楼等级评定实施细则》;制定评定工作3项规范73项评定指标,完善了成都楼宇经济标准化制度框架。

2017年12月,成都获批全国首个楼宇经济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制定3项楼宇经济服务的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5项团体标准和13项项目标准。在楼宇经济标准制定、楼宇分类评定、行业组织建设、楼宇营商建设、服务品牌打造、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楼宇大数据平台搭建等7个领域争创全国一流。

2020年9月29日,成都牵头研制的楼宇经济术语、商务楼宇公共服务规范、商务楼宇等级划分要求3项国家标准,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填补了中国楼宇经济理论研究的空白,为中国楼宇经济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仁恒置地广场等107栋楼宇税收超亿元,中海国际中心税收超10亿元。作为超甲级商务写字楼,仁恒置地广场目前已经引进IBM、MSD、德国大众、杜邦等世界500强企业40余家,外资企业占比高达70%;新加坡驻成都总领事馆、新西兰驻成都总领事馆、法国香槟阿登大区等政府办事机构落户其中,成为西部地区世界500强企业最集中的商务楼宇之一。目前成都高端商务办公楼宇平均入驻率超过70%,金融服务、专业服务、贸易零售、高科技等行业租户占比分别达29.5%、20%、16.6%和13.6%。

下一步,成都将不断完善楼宇经济服务标准体系,继续深化推进楼宇经济服务标准化建设,围绕建设一流的楼宇经济标准、一流的楼宇分类评定、一流的楼宇行业组织、一流的楼宇交流合作平台、一流的楼宇大数据平台、一流的楼宇经济智库、一流的楼宇服务品牌,培育催生更多具有特色的标准化经验成果。

期待

成都书写楼宇经济模式新答案

会上,楼宇经济“绿色发展”受到关注。楼宇经济被誉为“立起来的开发区”,楼宇经济通过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具有活力的城市经济发展形态。然而,城市化及楼宇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耗问题不容忽视。

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首席执行官Johannes表示,在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性清洁水源短缺、资源短缺、工业对空气和水体的污染等问题逐渐显露。

“数据分析显示,建筑楼宇能耗排放占全球能耗排放41%,远高过其他行业。”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楼控技术成都区负责人何东林说。

当前,中国楼宇经济“绿色发展”正在提速。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有超过1.9万座建筑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50亿平方米。按此趋势,中国绿色建筑未来将迎来更快发展。

当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也为楼宇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以成都TOD楼宇为例,未来,成都TOD楼宇有可能“隐匿”在公园中,让人难以寻迹。以双凤桥站TOD为例,项目将建设3个公园绿地,占地面积超2万平方米,还有多处微绿地,就连屋顶都会布满绿植,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绿化形式,打造立体公园。低密的独栋产业楼宇,就分布在这些公园中。

“换句话说,以后你在这里办公,推窗即可见绿,而不再是钢筋水泥。”成都轨道集团下属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蓝绿交织的公园城市社区”,成都TOD以集约开发重塑社区格局,以站城融合优化城市空间,以公园绿道织补城市生态,构建起“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多层次公园体系,呈现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山水交融的形态。

成都TOD楼宇也将别具一格,让人“一眼即达”。在陆肖站TOD,210米的超高层办公空间将成为区域地标,让复合居住、商务办公、综合商业、酒店设施、体育娱乐融为一体。在三岔站TOD,身在地标楼宇,不仅能近看美丽的三岔湖景区,还能远眺龙泉山的郁郁葱葱,有望成为成都最美景观楼宇。这里将打造国际高标准高品质写字楼,塑造项目示范区标杆性产品,为现代服务、新经济企业及高校相关企业提供高品质、配套完善的办公环境。

从功能上看,成都楼宇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视线仍然聚焦在双凤桥站TOD,该项目位于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的核心区域,是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中唯一一个以电子商务为主导产业的科技与特色商贸承载区,致力于打造电子商务创新高地。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概况与规划,将双凤桥TOD项目定位于打造成都电商总部创新中心。

“在招商过程中,我们围绕大电商产业扩展,以总部引领、平台支撑、配套优化三大路径,构建新兴电商产业生态圈。”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商业、文化和生活中心”,成都TOD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化布局大体量、全业态的综合型商业,景观化、场景式的公园型商业,小而美、特色化的街区型商业,营造全客层覆盖、全业态融合、一站式满足的站城空间,构建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三圈合一”的城市功能组团。

“产业+TOD楼宇”,意味着全面集聚产业要素,打造产城融合新典范。在马厂坝站TOD,将发展以健康管理、健康科技、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等方向为主的生命健康产业,打造首个具有大健康特色的TOD项目。

提升产业配套服务功能,成为产业与TOD站点有机融合的关键。“我们以‘高效生活圈’为主题,复合居住、商务办公、综合商业、酒店设施、观光旅游、公交系统等,形成具有完备城市功能的‘mini’城市,实现居住生活空间、商务办公空间、休闲游憩空间的有机融合,减少跨生活区的交通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充分体现\‘人城产’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理念。”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平安养老险社会支持类上门服务 用行动关爱失能人员

家住青白江区的熊昌铭今年75岁了,曾因高血压引发大面积脑梗死,导致全身瘫痪。2020年1月19日,熊昌铭通过了成都市长期照护保...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