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白明成都要以产业链为发展逻辑 立足自身突出比较优势

成都日报 2020-11-20 03:28 大字

“双循环”可能是今年讨论中国经济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昨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双循环”不是各搞各的循环,而是要在过去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基础上,全方位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让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产生有益的联动和反应。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活动而提供的中间服务行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共生发展的,前者为后者提供补充和支持,后者为前者提供市场和依托。白明认为,“双循环”是以内循环为主,将更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是不同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以某一种共同商品为载体实现各自价值形成的一个链条,不管这种商品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其中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性服务,如研发、设计、广告、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及“十四五”期间,成都以新发展理念探索新时代城市发展模式,积极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引导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公园城市建设,并围绕城市能级提升、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扩容提质,赋能产业发展,努力将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为成都服务业新品牌。

公园城市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公园城市的建设需要城市具有超前的发展理念、较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拥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生态环境,具备强大的资源集聚、要素配置和创新发展能力。”在白明看来,公园城市强调舒适、宜居,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工业、都市农业、城市生活服务业一起,共同奠定公园城市的产业基础,如软件信息、科技金融、设计研发,以及智慧物流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动农业、制造业、生活服务业向高端化、数字化发展,也带动自身产业升级。“这一过程不仅带来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也将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公园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

生产性服务业是融通产业循环的重要力量、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支撑,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成都如何发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对问题,白明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最终体现在相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上,成都的生产性服务业要以产业链为发展逻辑,建链、聚链、补链、延链、扩链和强链,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并提高企业其他要素的生产效率。

“其次,成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立足自身产业特色,扬长避短,进而突出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扩容提质,建成与公园城市发展目标一致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地,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乃至西部服务业发展。”除此之外,白明还补充说明道,围绕成品出口,成都要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吸引专业化和高端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国际投资和贸易,一方面可以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倒逼其对内扩大开放;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国际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和服务进口,可以从国际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中获得更多溢出效应。

本报记者 孟浩

新闻推荐

创业投资活跃度领跑中西部 成都发力打造创投之都

创业投资是实现技术、资本、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与创业企业有效结合的投融资方式。记者从中国创投行业发展(成都)论坛上了...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