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一座产业高地的“民生温度”
成都高新区世纪城幼儿园。
成都高新区铁像寺水街社区综合体效果图。
投资百亿元,369项项目开工率100%,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成效显著
交通出行、教育医疗、便民服务……11月14日,成都高新区发出“征集令”,邀请社会各界为该区2021年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项目建言献策。
几天前,《成都高新区2020年以利民便民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正式发布,涉及10个板块、93个服务项目,精确、全面瞄准最迫切的民生需求。
作为“两区一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主力军,成都高新区提出,全力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先行区。
品质生活的背后,是成都高新区在全统筹布局下,于三年前开展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行动的出发点,正是群众需求的落脚点——369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纳入该区重点建设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涵盖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养老设施、农贸市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动场等。
“截至目前,369项‘三年攻坚’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预计年底完工率将达60%。”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佩奇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提供)
引
看教育
用超常规补短板
持续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导入
湖畔掩映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生活剧场……今年9月,成都石室天府中学锦城湖校区正式开学,迎来第一批新生。作为成都高新区“三年攻坚”的重点教育项目,该校总投资约2.1亿元,规划建设30个教学班。
同年投用的,还有与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联办的银都紫藤初中学校,以及引进四川省教科院合办的成都高新区梓州小学(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
近年来,伴随着该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方人才的不断集聚,补足教育类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迫在眉睫。
2019年10月,成都高新区召开教育大会,制定出台了《成都高新区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该区首个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定位的文件,强调持续完善优质教育资源链条,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导入。
解决学前教育问题方面,为缓解南部园区幼儿园学位紧张、入学难问题,在“三年攻坚”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成都高新区采取6大策略,超常规建设幼儿园,最终确定大源中央公园幼儿园等5个点位,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推进。
目前,5所幼儿园已全部建成,4所已投用,解决并满足了东苑、和平社区、大源中央公园、栏杆堰周边的幼儿入学需求,全区学位供需总体平衡。
同时,成都高新区还运用手机信令等先进技术手段,追踪全区人口变化,结合基本公共服务圈评估,大幅上调全区规划学位配置数量,着力解决各区域学校不均衡问题。根据规划,到2022年,成都高新区南区、西区拟新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80个,提供学位约65000个。
“全力推进教育领域公建配套建设,努力回应辖区群众需求。”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力争把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教育水平高、人民群众向往的区域,让高新教育助推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园区。
谋
看医疗
携院校地谋合作
发展基层医疗公共卫生服务
11月10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成都高新区妇幼保健院。该院将按照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标准建设,计划于年底动工,2023年投入运营。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呈现出多种特色、全面发展的格局。
采用筑巢引凤、项目合作、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成都高新区已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密切合作——
创造性采用“嵌入式托管”模式,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芳草门诊部”;
与四川省人民医院深度合作,共同举办“成都高新区永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暨四川省人民医院高新门诊部”;
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共同举办“新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成都高新区医疗机构总数达900余家,居成都全市前列。
今年以来,医疗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目前有3家三甲医院正在修建中。
其中,规划建筑面积约13.59万平方米的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儿童医学中心)天府院区,规划床位800张,全面提供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主要保障对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
计划年底投运的成都京东方医院,着力打造四川省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一期设置床位2000张,重点科室包括心血管、骨科、肿瘤、康复及妇儿等;
位于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区的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高新医院,规划床位1200床,建成后将进一步推进四川省中医药服务资源与临床科研有机结合。
“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医疗民生,近年来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发展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总体定位,推动产城融合有序发展,该区未来将引入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强
看社区
以综合体强抓手
升级建设“15分钟公共服务圈”
11月14日,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恰逢周末,退休干部周先容老两口带着孙子来到小区附近的府城社区综合体。老伴儿陪着5岁多的孙子体验英语学前教育课程,老周则在一旁的书画室练习书法。
同期投用的,还有位于肖家河街道的兴蓉天府之家。该综合体位于兴蓉街4号,共10层,近1万平方米,包含了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肖家河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以及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社创谷。
“三年攻坚”行动以来,成都高新区通过科学制定社区综合体点位布局,已建成一批点位布局合理,集社区管理、文体休闲、医疗卫生、交通市政、社区商业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社区综合体,让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从家庭向社区延伸,将家庭所需各项生活服务在社区综合体内“一站式”集成,在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助力辖区创新创业发展。
“未来,更多社区居民能就近享受到更多贴心、便民的社区服务事项。”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又新开建一批社区综合体项目,其中天骄西路社区综合体、天映路综合体、檬梓综合体等项目预计于2021年8月底前投入使用。
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未来产业转型和人口导入的预测评估,成都高新区正全力推进生活城市的建设,持续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有针对性地增加、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让老百姓在步行范围内就能享受便捷的生活服务。同时,引进国际化医院、国际化学校、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构建加强版公建配套设施,满足未来更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另一方面,审批机制的创新,也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的实施进度。
成都高新区实施容缺审批,以出具规划咨询意见和系列承诺代替非关键性的缺失材料,允许文勘报告等材料在一定时限内补上。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实行审批事项并联,通过多部门协调流转,让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多审批事项同步办理,进一步简化办理手续,压缩办理时限。
发展正当其时,行动仍在继续。在成都高新区,随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陆续投用,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这里崛起的不只是一座产业高地,更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新闻推荐
多地要求长租公寓租金存入监管账户深圳要求不得“高进低出”“长收短付”;重庆、成都等地要求将租金和租金贷纳入专项监管账户
新京报讯(记者吴娇颖)为防范长租公寓“爆雷”,近日,深圳、重庆、成都、杭州、西安等地相继就规范住房租赁企业经营行为发...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