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医药博物馆打卡
唐代的牙刷长啥样?葫芦里真的卖药吗?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对于想要了解中医、中药和健康养生的人来说,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内“干货满满”。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也称四川省中医药博物馆,由1956年建立的中药标本馆和1989年建立的医史博物馆合并而成。在约4000平方米的陈展面积中,馆内有近两万件藏品,在这里可以一站了解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葫芦里真的卖药吗?
“天府之国,地域辽阔,既有高山大川、草原雪域,又有平畴沃野、良田美池,不仅盛产丰富药材资源,而且医事活动亦久远卓著。”医史博物馆里新石器时代红陶尖底瓶、骨针、砭石、石斧等,皆是四川地区早期医疗事迹的珍贵实证。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工作人员蒋林玲介绍,“骨针前端尖锐,后端无孔,证明了这是当时的医疗工具。”砭石前端尖锐,应是当时用作放血破痈、去腐肉的工具。
四川地区中医在汉代日渐繁盛,博物馆陈列了“汉时瑰宝”展区。《名医别录》等文献记述,西汉年间以至东汉早期,四川药物采产和医疗活动活跃;《华阳国志》和《后汉书》中,记录了涪翁、程高、郭玉师徒和李助等医家事迹,反映了四川医学在汉代发展的高度和取得的卓越成就。
展区里重点展示了老官山经穴漆人和医学竹简。2012年至2013年间,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的一处西汉时期的墓地里,出土了医学竹简920余支和人体经穴的髹漆人像一枚。作为汉以前中医理论和临床成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四川医学真实的发展状况。
“杏林遗珍”展区则陈列着各类中医和中药文物,包括一些药物加工文物、各种中医相关的器物等,直观地反映了古代的医学面貌。其中包括汉代铁杵臼,宋代铜唾盂,清代青花瓷药坛、漆皮脉枕、袖珍的民国时期小药瓶等,特别有意思的是“清代木质伤药葫芦”。蒋林玲说,在发现之初,葫芦表面有“烫伤”字样,印证了“葫芦里卖什么药”“悬壶济世”这些典故。
我国最古老的牙刷
古代人对清洁卫生也很看重。“保持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仅能够预防疾病,在古代也是‘礼’的体现。”蒋林玲介绍,博物馆特意开设了“室雅人洁”展区,通过历史遗留的公共卫生设施、个人卫生用具等实物,可以看到古人的卫生理念和防病方法。其中的“唐代骨制牙刷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把牙刷柄于1984年在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发掘,是我国目前出土最古老的牙刷,证明了我国植毛牙刷早在唐代就已出现。牙刷柄10多厘米长,外形扁平,上宽下窄,刷头部整齐排列着6对圆形植毛孔。蒋林玲说,这排圆孔用于插刷毛,古代刷毛通常用杨柳木枝或动物皮毛制成。
“仿宋针灸铜人”
在养生保健馆展厅一侧,放置了一尊“仿宋针灸铜人”。蒋林玲介绍,针灸铜人是宋代医学教学模型,由北宋天圣年间医官王惟一设计制造。它是由体表和内脏解剖相结合的青铜仿真模具,铜人体内装配五脏六腑,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四肢及内脏均可拼拆。外表刻有三百五十四个穴位,旁用金字标明穴位名称。
在教学时,通常会用黄蜡封住体表,体内灌满水银,学习者以针刺中穴眼时,汞就会流出,以此作为检验。天圣铜人共造成两个,一个放置在北宋宫廷的医官院内,一个放置在首都汴梁(今开封)的大相国寺仁济殿内。蒋林玲说,随着朝代更迭,天圣铜人不断流转,原版的天圣铜人如今已经下落不明。
新闻推荐
高新区强化内审监督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莹佩)“合同还在执行,款项已全部支付完毕,合同条款签订不合理,存在风险。...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