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荧荧 点亮街景
李劼人不仅是文学家,也是美食家,还做得一手好菜,1930年夏,李劼人辞去大学教授一职,在成都指挥街寓所开设“小雅”餐馆,非常有名。东门市井里,特意复原了一座“小雅”餐厅。东门市井开业一年来,越来越热闹,其中最热闹的地方当数露天的菱窠茶舍。菱窠茶舍没有门,只有瓦屋顶,四面透风,屋檐下摆着小方桌、竹椅子、盖碗茶,喝的是老成都人最喜欢的“老三花”,还可以吃小吃和豆花饭,著名民俗学者袁庭栋说,这才是老成都的传统茶铺。
成都东门的“菱窠”是著名作家李劼人的故居。1938年7月,为避日机轰炸,李劼人在成都东门外的沙河堡修建了一所疏散房子。1939年春天,李劼人举家搬到这里。因为房屋面临“菱角堰”,便在门楣上自题“菱窠”,意思就是菱角堰边的茅屋。此后,李劼人一直在这里居住、生活、写作,直到1962年12月去世。
2019年9月底,着重展现李劼人笔下市井生活的文创园区“东门市井”在菱窠附近打造完毕,开街一年以来,人气愈来愈旺。
灰墙黛瓦、木梁浮雕,赶集、品美食、喝坝坝茶……在菱窠旁,“东门市井”生动还原了李劼人笔下的老成都。通过公馆建筑群、下沉集市广场、铺板小馆、老式茶铺、凉亭水榭等,再现了老成都热闹的市井生活。
街区内几个如“菜市坝”“天回镇”“邓幺姑”这样的地名和人名,俱出自于李劼人的代表作之一《死水微澜》,更勾起许多老成都人和该书读者的共同回忆。
邓幺姑
《死水微澜》里的女主角蔡大嫂,出嫁前唤做邓幺姑,邓幺姑顶喜欢听韩二奶奶讲成都,讲成都的街,讲成都的庙宇画院,讲成都的小饮食,讲成都一年四季都有新尝的小菜……渐渐地,她比周围所有人都更了解成都,也更向往繁华的成都。
“她知道成都有东南西北四道城门,城墙有好高,有好厚;城门洞中间,来往的人如何拥挤。她知道北门方面有个很大的庙宇,叫文殊院,吃饭的和尚日常是三四百人,煮饭的锅,大得可以煮一只牛,锅巴有两个铜钱厚。她知道有很多的大会馆,每个会馆里,但是戏台,就有六七处,都是金碧辉煌的;江南馆顶阔绰了,一年要唱五六百本整本大戏,一天总是两三个戏台的唱。”
“她知道许多热闹大街的名字:东大街,总府街,湖广馆;湖广馆是顶好买菜的地方,凡是新出的菜蔬野味,这里全有;并且有一个卓家大酱园,是做过宰相的卓秉恬家开的,豆腐乳要算第一。她知道点心做得顶好的是淡香斋,桃园粉香肥皂做得顶好的是桂林轩,卖肉包子的是都益处,过了中午就买不着了。卖水饺子的是亢饺子,此外还有便宜坊,三钱银子可以配一个消夜攒盒,一两二钱银子可以吃一个烧填鸭,就中顶著名的,是青石桥的温鸭子。”
赶东大街
在《死水微澜》中,李劼人告诉读者:东大街是当时成都顶富庶的街道,凡是大绸缎铺,大匹头铺,大首饰铺,大皮货铺,以及各字号,以及贩卖苏广杂货的水客,全都在东大街。“所以在南北两门相距九里三分的成都城内,东大街真可称为首街。”
“从进东门城门洞起,一段,叫下东大街,还不算好,再向西去一段,叫中东大街和上东大街,足有二里多长,那就显出它的富丽来了:所有各铺户的铺板门坊,以及檐下卷棚,全是黑漆推光……街面全铺着红砂石板,并且没有一块破碎了而不更换的。两边的檐阶也宽而平坦,一入夜,凡那些就地设摊卖各种东西的,便把这地方侵占了;灯火荧荧,满街都是,一直到打二更为止。大家到这里来,并不叫上夜市,却呼之为赶东大街。”
新闻推荐
原创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热播两个多月,吸引了不少乐迷的关注。夏天虽然过去,但乐队没有落幕,“乐队”热潮中,各地老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