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一策 抢救李劼人亲手种的桂花树:“手术”切除桑寄生 成都将持续对古树名木展开抢救复壮
李劼人故居成都市绿化工程队对李劼人故居里的桂花树开展抢救工作
一座静谧的庭院坐落在古色古香的东门市井深处,庭院中葱葱郁郁的绿色植物足以体现庭院主人对植物的欣赏与喜爱。
这里便是位于锦江区的李劼人故居纪念馆。10月16日,成都市绿化工程队来到此处,对一株桂花名木进行抢救复壮工作。“这株桂花树是李劼人先生亲手种植的,被园林专家认定为名木,如今遭遇比较严重的桑寄生危害。”成都市绿化工程队副队长刘继伟说,古树名木被称为“活文物”、“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截至目前,成都市域范围内古树名木共有9000余株,其中名木有55株,是非常稀少的。接下来,我们会持续对成都市的古树名木,特别是重点古树名木按照‘一树一策’的原则展开抢救和复壮工作。”
桑寄生缠绕桂花树
“做手术”抢救名木
昨天进行抢救复壮的这株桂花树位于李劼人故居纪念馆的庭院之中。
李劼人,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等。
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原副馆长郭志强介绍,据考证,李劼人是1938年搬到此处的,搬过来的李劼人由于想念原来住宅院子中的三株桂花树,便将这三株桂花树都移植到了新住宅之中。“这三株桂花树的经历也比较坎坷。1962年李劼人先生去世后,其夫人便把这个住宅捐给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当时这里还不是文保场所,而是被作为库房和职工宿舍在使用。在这段时间期间,三株桂花树连同一些李劼人的旧物都被转送出去了。”
郭志强说,1982年成都筹备成立李劼人故居纪念馆,从那时起便开始寻找这些散落在外面的李劼人旧物。“经过多方考证,最终确定了桂花树被移植的地方。但是由于当时移植桂花的工人不记得另两株桂花的具体位置,就只将这一株确定的桂花树移植回来了。”
2002年10月,这株桂花树重回李劼人故居。此后的每一年,桂花香都飘满了整个庭院。由于桂花树是李劼人亲手种植,具备历史意义,被划分为了名木类别。
近日,成都市绿化工程队在对古树名木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这株桂花树有严重的桑寄生危害。“桂花树枝干稀疏,乍一看枝干上还有不少绿色的叶子,但其实这些叶子都是桑寄生的叶子。”成都市绿化工程队副队长刘继伟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桑寄生是一种寄生植物,它会像藤蔓一样缠绕在其他植物的枝条上生长,桑寄生接触枝条的部位会慢慢生长出不定根穿透树皮侵入活体植物的木质部,从被寄生的植物枝条中抽取营养和水分。这株桂花树被桑寄生严重危害,已经使大部分枝叶枯死,如不及时救治甚至会造成整株桂花树死亡,同时这株桂花树上的桑寄生还会传播侵害周边其他树木。
刘继伟说,为了尽量保证这株桂花的树形,不能进行重修枝,抢救工作需要精细地操作,类似于“做手术”。“会用工具将缠绕的桑寄生一点点从桂花树枝干上切割剥离,对于剥离后的枝干伤口,会涂抹上愈伤剂,促进桂花树枝干伤口的愈合。”接下来,成都市绿化工程队将加强该树的养护管理工作,持续关注其生长状况,定期对其采取一些复壮技术措施。
成都共有55株名木
将开展抢救复壮、智慧管理等工作
古树名木,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目前,成都市域范围内古树名木共有9000余株,其中名木有55株。
“古树名木为珍贵树木、珍稀和濒危植物,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的璀璨明珠。”刘继伟说,古树名木被称为“活文物”、“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并且古树名木是森林和旅游的重要资源,对发展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刘继伟表示,成都一直在进行对古树名木的抢救复壮工作,今年3月,四川发布《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更是进一步指导了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方案》提出,四川未来三年着力推进健全管理制度、开展统一挂牌、完善保护设施、实施抢救复壮、建设古树公园、加强科技支撑、推进智慧管理、建立认养机制、弘扬古树文化等重点任务。
《方案》明确了在2020年4月底前,省、市、县按权限分别完成古树名木认定;在2020年5月底前,让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有“身份”标识;在2020年10月底前,完成全省古树名木名录的统一发布。
根据《方案》,到2022年,四川将建成古树公园50个以上。据悉,古树公园将结合新农村、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充分挖掘古树的文化、生态、旅游功能,遵循简约、自然、惠民的原则,重点以古树群为中心,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集保护、科普、宣教、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古树公园,打造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
同时,力争到2022年,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更加健全,保护管理能力持续增强,保护利用融合机制更加完善,公众积极参与保护的格局基本形成,一级古树濒危衰弱株得到有效抢救复壮,古树名木整体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民众每天都做的事,饭后该如何养生,是很多人都关注的话题。相关养生建议在网上不少,有的说“饭后不能运动,否...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