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一年后成效如何?成都晒出成绩单

成都商报 2020-10-14 02:10 大字

展会现场

自2019年9月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城市后,成都试点的成效如何?10月13日下午,作为2020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的配套活动之一,2020成都生态环境与健康大会上亮出了“成绩单”:已率先成立了成都环境与健康研究促进会,并确定了12家研究基地,明确了45项任务和10个试点项目,以推动环境与健康协同互促,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试点工作中,成都开展了大气、水、土壤、地下水、固体废物等环境健康的风险水平调查,筛查识别出风险源及其等级,分区域、分领域制定了风险管控“一图一清单”(风险地图、风险源清单)。并把环境与健康工作纳入了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将环境健康风险影响评价纳入园区规划环评。

“对事关群众身体健康、投诉反映较多的大气、水体、油烟、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建立了‘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加以解决,截至目前全市涉及整改问题13298个,完成率96.7%。”该负责人说,与此同时,科研力量也是推动环境与健康协同发展的关键之钥。在科研方面,成都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建立了生态环境与健康专家库,为开展环境健康前沿研究提供“人才泵、创新源”。并开展了大数据背景下生态环境因素的健康影响调查,建立成都市公园城市生态环境健康指标体系。

在技术攻关方面,成都加快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建设, 与成都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与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形成聚合效应,开展影响健康因素的大气污染因子研究,为精准治污提供有力支撑。

大开眼界

“长安静脉产业园”亮相

10月13日,2020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环博会在成都西博城拉开帷幕,在最有“看头”的全球最大环保展“第二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上,来自日本、德国、美国等12个国家超过300家环境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市政、工业、农村领域的水、固废、大气、土壤污染治理全球解决方案,也让现场观展者大开眼界。

中午13时,成都西博城9号馆内依旧人潮涌动,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观展。记者步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本届展会现场特设的“成都市环保产业集中展示区”,该集中展示区内汇集了32家成都市优质环境企业,包括成都环境、美富特、中建环能、深蓝等在内的川内环保品牌企业。在为期三天的展出中,它们将与其他地区的先进企业同台“竞技”。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环境集团展区内,前期备受关注的“长安静脉产业园”也在此亮相。据了解,成都市长安静脉产业园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部、龙泉山西簏,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34亿元,集“废物资源化、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科教宣传”为一体。废弃物排出后的回收、再资源化过程,由于类似于人体血液循环中的静脉功能,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静脉产业”。“经过近2年的实施,该产业园现已初具规模。”成都环境集团现场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整个园区分为西部区、东部区和南部区三大片区,已形成了“三园三区”的功能分区和建筑格局。

成都企业上榜

“2020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出炉

在主论坛现场,国内外行业专家学者带来水、固废、土壤、大气、环境监测等环境治理全产业链的产业政策解析、前沿技术分享、应用案例解读。同时,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发布“2020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并对上榜企业授牌。

记者梳理榜单发现,包括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众熟知的生态环境领域企业均位列50强前列,而成都市兴蓉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也位列50强。

“从结构来看,本年度登榜的50家企业中,A股上市公司36家,H股上市公司9家,新加坡上市1家,非上市环保公司4家。”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表示,从数据来看,9家公司营收过百亿,13家营收在50亿-100亿之间。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邓文博

新闻推荐

成都运行涉未成年人案件心理干预机制首批150名心理教师入选心理咨询师专家库

本报讯(陈睿记者刘冰玉)12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未成年人案件心理干预机制运行规则》签约...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