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米字形高铁网枢纽:每4分钟驶出一趟高铁
为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国庆期间推出“坐着高铁看中国”大型系列报道。10月1日上午,“列车”开到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央视新闻·正直播以31分钟时长聚焦我市“米”字形高铁网枢纽、跨境电商“O2O”线下自提买遍全球、新“丝绸之路”郑欧班列跑出“加速度”……全景式报道绿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跨境电商“O2O”线下自提买遍全球
“列车”抵达郑州,镜头首先对准了位于河南保税物流园区的跨境电商自提店。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国的商品琳琅满目,品种达到数千种,然而购物方式却与普通商场有所不同。郑州保税仓里的商品与外国商品同日同价,价格优惠。
正值国庆中秋假期,在中大门线下自提店内,许多商品活动力度空前。据介绍,在保税区初次购物,需要提供购物人身份证,海关部门根据身份信息对支付单、运单、订单进行“三单匹配”后才可放行,同时对每个顾客每年购物也有一定的限额。顾客通过移动支付后,不到三分钟,就会收到海关放行的短信通知,然后就可提走所购商品。
“过节了,给家人买了一些保健品、化妆品,在这里买国外的商品比较方便,品质都有很好的保障,所以我经常在这里购物,而且价格也相对优惠。”店里一名顾客告诉记者。
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枢纽
作为粮食大省,“米”是很多人对河南最初的印象。然而如今“米”字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写在了中原大地上。郑州作为全国“中心点”放射出一条条铁轨,逐渐形成了“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成为全国第一个“米”字形的高铁网枢纽。平均1分钟就有220名旅客在郑州进出站,4分钟就会有一趟高铁驶出。
“米”字形高铁网中,“一竖”京广高铁, “一横”徐兰高铁,“一点”郑太铁路,“一撇”郑万高铁,“一捺”郑阜高铁,河南“米”字形高铁网逐渐成型。原来从郑州到成都需要花一天一夜时间,随着“米”字形高铁网的建设,如今从郑州到成都仅需5个多小时。郑州,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从“郑县”到如今的交通枢纽,其发展与铁路密不可分,曾经的“纸上蓝图”到今天已经成为“地上通途”。
郑州高铁东站是中国大陆特大型铁路枢纽站之一,不仅是“米”字形高铁的“连接点”,还接入了郑开、郑焦等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在郑州也有了“双城”生活。
郑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郑州铁路不仅可以带领人们走出郑州、走出河南,甚至还可以走出中国。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千百年后,这条古“丝绸之路”再次被唤醒。2013年7月18日,中欧班列(郑州)运营,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
从中原腹地郑州启程,穿越中亚,抵达欧洲,作为内陆河南连接世界经济体的陆上通道,中欧班列(郑州)已辐射30个国家的130座城市,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张亮丽名片。
日前,在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中欧班列(郑州)装卸线上,一辆满载防疫物资、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郑州)出发前往德国汉堡。从2013年7月18日到2020年8月31日,中欧班列(郑州)已经开行了3476班。7年时间,从最初每月1班到如今去程每周14班,回程10班高频次运行。
郑州机务段火车司机安春磊告诉央视记者:“开行之初,班列装载货物品种非常单一,只有汽车轮胎。后来装载的货物品类越来越多,达1800多种。在班列时速上,开行之初从郑州到德国汉堡需要18天左右,如今12天就能抵达,随着时间的缩短,班列冷藏货物也越来越多了。”
随着运输时间的缩短,越来越多新鲜产品出现在消费者视线里。中欧班列(郑州)不仅仅是一名中欧贸易的“使者”,也是一名美食“快递员”。通过中欧班列(郑州),为外国友人送去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味,也一解国外华人思念家乡风味的乡愁。
在德国一家中欧班列供应超市里,一盒名为“回家”的月饼让国外华人在德国吃到了家乡味道。
在德国可以吃到中国月饼,同样在中国也能喝上来自德国的红酒。
在中欧班列(郑州)进口商品体验中心,通过中欧班列(郑州)进口的商品被集中展示。一盒盒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白俄的牛奶、红酒、巧克力等商品整齐摆放。这些商品都是通过中欧班列(郑州)冷链运输,跨越15000多公里运至郑州。目前,中欧班列(郑州)线下进口超市全国布局,加盟店达130多家,其中河南省内达到80多家。
7年来,中欧班列(郑州)已经成为新“丝绸之路”上一张亮丽的名片。河南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齐发力,距离“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越来越近。
(原题为《央视“坐着高铁看中国”聚焦郑州 高铁“丝路”细细说 且喜处处好景色)(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10月1日,记者从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获悉,9月30日,国庆节及中秋节前一天,受外出游玩、返乡探亲、旅游购物、18号线新线开通等客流...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