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时速140公里,开18号线是啥体验?首发司机:踩刹车的力度都要大些

成都商报 2020-09-28 02:13 大字

18号线首发车司机何方剑和蒋南柯

9月27日,成都地铁18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时速最高可达140公里。运行时速增加,绝不只是数字的增大,对于地铁司机而言,长大区间、刹车制动以及首次采用的分相区都是不小的考验。作为首发车的司机,他们是如何攻克这些难关的呢?

上午9时许,18号线首发列车缓缓驶出火车南站,担任首发车司机的是一对男女搭档。男司机名叫何方剑,一位来自湖北的“蓉漂”;女司机名叫蒋南柯,是地道的川妹子。

“我们俩是同一年出生,同一年入学,同一年进公司。”毕业于武汉铁路技师学院(原武汉铁路司机学校)的何方剑说,至今两人的驾龄已达6年,安全行驶距离超过14万公里。

“要通过岗前考试,获得上岗资格才能成为18号线快线司机。”据蒋南柯介绍,2019年5月底,所有快线司机已经报到了,但直到今年初,才确定最终的快线司机成员。被选为快线司机后,他们又经过了近7个月的培训,还前往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实验室、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等进行理论学习与模拟驾驶培训。

他们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地铁列车司机,需要考“k证”,包括理论考试、故障验收、驾驶考试以及动静检考试等内容。而在学习中,最大的难点是容易将1号线与18号线的知识点记混。

除了理论层面,在实际驾驶18号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难题。“首先是驾驶速度,140公里的时速要求列车进站时预留更长的制动距离,踩刹车的力度都要更大一些。”何方剑说,不能超过最大时速,但也不能开得太慢,保证安全的同时还要准时。

18号线的长大区间同样考验着司机的驾驶技能,司机需要去适应长时间隧道内行驶带来的视觉疲劳,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从专业角度来说,列车行驶的时间越长,发生风险的概率越大,所以长大区间对于列车司机的应急处置是最大考验。”何方剑告诉记者。

此外,由于长大区间里有分相区,不仅注意力要集中在驾驶和进路瞭望上,还要在分相区确认是否断主端(没有断就是故障),有问题时还要参与故障处理。“分相区是首次在地铁中应用,分相区是没有电的,司机驾驶列车通过分相区时,只能靠惯性滑行通过。”蒋南柯说,这对司机的驾驶技巧也是个极大的考验。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新闻推荐

抖inCity城市美好生活节第三次落地成都为成都注入新动能

抖音里,亿万人为成都点赞,抖音外,数万人奔赴成都,相约一场美好。9月25-27日,由今日头条四川分公司主办的抖inCity城市美好生活...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