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砍老树”应成为城市更新的自觉

澎湃新闻 2020-09-25 13:56 大字

“野蛮施工、乱砍乱伐,对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城市特色风貌造成破坏”。9月24日,住建部发布关于成都市青羊区桂花巷综合整治项目砍伐城市树木有关问题的通报。据披露,该项目涉及城市树木事项未按程序报批,实施过程中砍伐树木31株,其中桂花树20株。

这算是温和的批评。此前,住建部曾派工作组专门就此次砍伐桂花树事件进行调查。更早些时候,成都市也发布处罚通报,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了处罚。

严格来说,青羊区砍掉的桂花树,不是保护树种。同样大小的桂花树,在成都有很多。但正如同住建部所说的,桂花巷里的桂花树,属于“城市特色风貌”。桂花巷已经有三百年历史,那里的桂花早已融入了几代市民的记忆,不再是单纯的植物,而拥有历史文化内涵。

青羊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他们心中,这些蓬勃生长的桂花树,轻易就被纳入了需要“清理”的范畴。这发生在以保护文化立足的青羊区,发生在杜甫草堂和宽窄巷子的同一区域,尤其让人遗憾。

住建部通报里的说法,体现了网友的共识。“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城市特色风貌”等概念,值得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部门好好琢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或许是时候认真思考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了:一个城市,应该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人们经常感叹“千城一面”,但却很少去关注一个城市的特色。“综合整治”这样的词,其实包含了让人担忧的成分。“整治”,意味着认为现实是乱糟糟的,需要强制性的改变。但是,要变成什么样?谁来决定现实是“充满活力”还是“乱哄哄”?在这个过程中,起码不能缺失了温情和市民的意见。

桂花巷的故事,就反映出“综合整治”的问题。砍树时,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即便是无知的孩童,也能感受到这种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和美好。但是在施工人员看来,桂花树却成了影响“观感”的存在。不知他们心中美好的观感,到底是什么样的?

桂花巷和附近的宽窄巷子,都属于成都的老城区,是最有“成都味道”的。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认同这一点。过去几年,附近的几条街道都在进行“自然升级”,成为年轻人喜欢的街区。但是,城市“综合整治”部门的人,显然没有认识到人们为什么喜欢这里——他们的观念已经落后了。

成都应从桂花巷砍树事件中深刻吸取教训,各地也要引以为戒。住建部在通报里提出四点要求,主旨就是要加强历史文化遗存,能不拆的就不拆,能不破坏的就不破坏,城市老树能不砍就不砍。即便不得不砍,办理审批手续、提前公示、征求公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一个都不能少。

总之,在开展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时,各地必须小心翼翼地爱护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木,将整治对城市和市民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武汉铁路部门加开千余列客车助力“十一”黄金周运输

新华社武汉9月24日电(记者王贤)2020年“十一”黄金周铁路运输期限为9月28日至10月8日,武汉铁路部门启动客流高峰列车运行方...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