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旅融合发展 青羊如何走出新路
云集千年蜀都文博IP
宽窄巷子
/晒一晒/
昂首挺胸,表情乖萌,一只熊猫站在成都市青羊区小通巷口,为“文创美食集市”指路。夜幕降临时,这里的集市五彩缤纷,迎接游人。
和小通巷相邻的奎星楼街明堂创意中心,正在筹备第6届NUART艺术节。10月4日至6日,这里将再度集合成都的时尚青年、外籍友人,把少城变成欢乐的海洋。
少城“最成都”,青羊是“源城”。作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成都市青羊区聚集了成都70%的文博资源。盘点“资源清单”,立足“老成都,蜀都味”,着力推进文化价值转换,青羊区探索都市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文玄 李婷 (图片由成都市青羊区委宣传部提供)
/数一数/
宽窄匠造所
作为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中宽窄二期的首批启动项目,宽窄匠造所营造“最成都”楼宇版,有望成为西部文创中心标杆项目。项目位于成都长顺上街西侧,位于宽窄巷子景区两个主要出入口的中间地带,是连接市井生活与旅游景区的关键节点,也是进入宽窄巷子一期必经的标志性建筑物。
“WePark”玩湃社区足球俱乐部
全球首座WePark智能足球场落户于青羊区通惠门社区,这是一个无人值守的足球场,居民首次来玩,可以通过扫码进入智能足球训练房,次数来得多,可以通过刷手环进入。构建“体育+文创”,这里有舒适的阅读空间,有100元月票无限续杯的咖啡,从上午9点开门,到晚上10点打烊。
NUHOME——生活新体验
明堂创意中心推出新产品NUHOME,邀请8位艺术家和设计师共同参与创作打造“探索少城”生活新体验,“住”的是创意,“睡”的是设计。每一间房子本身也是一场展览,举行不定期展览,包括绘画、声音、装置、雕塑……在今年10月举行的NUART艺术节上,8间NUHOME将会作为展品展出。
峨影·1958国际影视创意孵化园
项目一期占地32亩,利用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土地、厂房、文化资源和品牌积淀,形成以“峨影·1958”影城为核心,配套泛电影博物馆、文创办公、餐饮等休闲娱乐多业态的“峨影·1958”电影公园。
“非遗在社区”——清源社区
这是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试点项目。2020年,文旅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和温州5个城市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以增强非遗在现代城市中的传承传播活力。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源社区被确定为成都市“非遗在社区”试点之一。
从老街区到新产业 业态融合
宽窄巷子人气旺——2019年游客量达到4163.7万人次,同比增长32.8%;街区营业总额12.11亿元,同比增长42.9%。并且,“90后”扛起了宽窄巷子的消费大旗,占比超过43%,“年轻化”为这片历史街区创造了更多的未来感。
一张青羊区手绘地图上,左侧中部西北—东南向的一片街区十分引人注目——以长顺街为中轴线,左右两侧分布着平行的59条街巷,整齐、规则,如同一条鱼骨。宽窄巷子所在的位置,正是鱼骨西侧南端的三条平行街巷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
这片鱼骨状街区,正是成都市青羊区少城片区的独特标识。不独现在轮廓如此,回溯时光源头——清朝康熙年间如此,隋朝如此,汉代亦如此,一直可上溯到公元前307年,主持筑城者为秦相张仪、张若。
自2008年开街以来,长不过500米、宽不足20米,宽窄巷子就以“成都客厅”的形象迎接八方游客。2018年,“宽窄巷子总策划与营销推广”项目在304个参选项目中胜出,获得中国“杰出营销奖”第一名。
作为宽窄巷子项目总策划人之一,李作民总结出两点:作为城市乡愁的载体,宽窄巷子通过想象重构了一个濒临消失的老城,在少城片区留住了原住民的“活态”生活;成都“慢生活”的场景代入,这里有闲适安逸的生活氛围,还因为成都画院等文化单位在此凝聚了一大批文化人,如著名画家何多苓、周春芽,设计师王亥,诗人翟永明、李亚伟等,沉淀了文艺范、个人化、休闲味的“慢生活”气质。
从2018年至2019年,街巷没变,宽窄巷子的游客却大幅增长,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确定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的一年间,青羊区对宽窄巷子进行扩容——依托历史遗存的6条呈鱼骨状紧密相连相通的步行街巷和60多个院落,纳入宽窄巷子片区,构成独特的街、巷、院肌理,塑造出“少城生活”主题街区,总长度从1600米扩展到2880米,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
这一年,少城片区宽窄巷子更新了5G新应用场景,全区重点区域建成5G基站667个,建成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分馆10个,新建、改建环卫公厕24座,新增泊车位10639个。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成都市城市设计研究中心总建筑师刘刚,是青羊区少城片区最早的规划师,他说:“每条街长大约400米,平行街道的间距也就是四五十米,这样的格局使其避免了大干道的干扰,利于商气流动,加上居民们自主更新的热情,让这片街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由“老成都”走向新文旅 文脉融合
后子门体育中心,曾是四川球迷心中的胜地,因为2014年摩诃池的考古发掘,这里揭开了历史上它的另一面辉煌。
摩诃池位于老成都“三城相重”之“皇城坝”,始建于隋朝,堪称成都曾经的中央公园。史料记载,摩诃池形成初期还建造了散花楼,用来游宴取乐,李白曾作《登锦城散花楼》,所写即是此处。
“依托摩诃池遗址,我们规划了1700多亩的天府文化公园,其中700多亩是历史文化彰显区,其余区域是依托文化遗址而配套的文化功能区。”青羊区委主要负责人以此为例,阐述了对文化价值转化、都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文化即旅游,旅游即文化,依托文化资源规划产业园,形成文产一体化,按照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产业属性,促进文旅互动融合。
天府锦城,是成都对“两江环绕、三城相重”的老成都量身订制的发展计划,成都规划了“八街九坊十景”。而这其中,青羊区占了约60%的面积,辖区内有“三街两坊五景”,宽窄巷子是“三街”之一。
宽窄巷子无疑是成功的。除了“后街”扩容,还在宽窄巷子西侧开拓二期,向着天府文化公园东向拓展,扩大载体容量,延伸品牌价值。
青羊区有一张“资源清单”:截至目前,青羊区全面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全区共计查明文化资源420511处、旅游资源2003处,共有文化资源119万余处(包括省市区三级),建设完成“青羊天府文化资源库”“青羊文化名家资源库”,2019年完成文勘考古地块68宗。
青羊区还有一张“载体清单”:以天府文化中心、宽窄巷子、文殊坊、寻香道为“四片”,以“祠堂街、峨影·1958、非遗博览园”为三点,形成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区域,大力打造一批品质优、形态美、配套足、运营强的产业区域和专业化楼宇。
“千年蜀都,文博青羊”,依托少城·视井、峨影·1958、成都西村、草堂文博创意创业园等首批6个市级文创产业园,青羊创建提升10个区级文创产业园,少城国际文创谷聚集文博创意企业4000余家。
近两年,青羊已兑现文旅产业扶持资金3300万元。“疫后”开展“文创通同舟行动”,区内18家文创企业获文创通贴息贷款1.438亿元。
2019年,青羊区文博旅游产业能级显著提升:全年接待游客253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9.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9.1亿元,同比增长30.71%;引进重点文创企业78家、影视动漫企业20家,实现文创增加值121.2亿元,同比增长25.84%,文旅发展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问一问/
看未来争当排头兵
提升旅游名县品质
就如何持续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品质,成都市青羊区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问:青羊区自获评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一年以来,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答:一年来加快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在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市场共融、合作共赢上发力,青羊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日益提升,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金”字招牌更加响亮。文博旅游业主导产业定位更加凸显,2019年接待游客253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9.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9.1亿元,同比增长30.71%,社会综合效益更加明显。
问:青羊区如何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有哪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愿景?
答:争当排头兵,持续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品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旅游+”战略。高标准建设天府文化中心,加快宽窄巷子二期、寻香道、文殊坊文创区等项目建设,抓好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和服务质量提高,大力推进“三城三都”建设,争当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排头兵。
积极应对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冲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在线消费为重点,推出少城文创集市、宽窄匠造所等一批独具青羊特色的文旅点位、线路、活动、场景,促进旅游消费回暖,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全面优化城市管理、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样板区,培育打造都市文旅融合发展极核。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提升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支点,主动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充分发挥两地特色优势,探索双城文旅协同发展新模式,用“青羊声音”助力成渝唱好“双城记”。
/谈一谈/
明堂创意中心创始人 于侃
当我们去一个城市玩时,首先吸引自己的是什么呢?答案是“文化”。
是的,文化吸引我们去,但最终让大家对一座城市有所感受并且会再次花钱去游览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这个地方的生活方式。
青羊区是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应利用这个机会做好文旅融合,要紧紧抓住天府锦城建设的重大机遇,着力以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塑造城市地标,以高识别度的城市地标引领空间载体建设,以品质一流的空间载体促进产业发展和传承千年历史文化。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成都市城市设计研究中心总建筑师 刘刚
成都少城片区现今的状态,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文化引导发展的街区,这几年对街区的打磨和有机更新,让这里的街面环境越来越好,设施设备越来越完善,商业也越来越有特色,原来的生活氛围也得以保留,花草树木争奇斗艳。
少城的优势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前我们去一个地方玩,就是去观光、休闲度假,但现在逐渐会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沉浸式体验,像当地居民那样去生活,甚至参与到本地人的社区生活中。今后少城的发展模式和其他城市商业街的最大不同,将是原住民的生活、原生态的氛围。希望未来的少城,是在地居民、商家与外地游客的大融合。
新闻推荐
一年一度的国家网络安全“顶级盛会”又来啦!今年9月14日~20日为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有哪些精彩活动与惊喜等着大家呢?让我...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