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名家汇聚成都共话文学中的“地方”和“世界”

四川日报 2020-09-12 06:40 大字

本报讯(记者边钰)9月11日,2020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地方路径与文学中国暨四川青年作家研讨会在成都举行。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学者阿来、谢有顺、杨青、李怡、程光炜、张清华、吴俊、孟繁华、贺仲明、洪治纲、张永清、赵依、张洁宇、王金会、赵雷、白烨等齐聚一堂,围绕“地方路径与文学中国”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认为,对地方路径与文学中国的讨论很有必要。因为地方不仅是作家书写的对象,还是一种经验和方法,“一个作家怎么处理地方经验的经验,很重要!”他举例说,著名作家李劼人、马识途都善于处理“地方”经验,在他们的名著《死水微澜》《夜谭十记》等里,都有浓郁的四川语言、四川文化特色。他建议,作家不仅要学会处理当代经验,还要善于处理地方经验。对此,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贺仲明表示赞同。他指出,作家追求地域性,展现个性和独立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地域性不是一种简单的文本呈现,而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但是过于强调地域性,会使得人们回到一种封闭的状态,割裂其与外界的联系。他认为在强化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既要坚持地方性,又要兼顾开放性和对话性。

对于两者的兼顾,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提出了自己对于“地方”的新理解,“‘地方’不是一个区域,而就是‘我’。”他举例说,人们会发现,新一代的孩子写作相较于贾平凹等这一批老作家,面临一种地方性的缺乏。谢有顺提出,或许真正的“地方”,就是每个写作者这个个体,“个体的‘我’身上就承载着我的地方,我受到的教育、我对世界的认识。”

会议还对罗伟章、周恺、英布草心的作品进行了研讨。

新闻推荐

成都,翩翩广袖 一城风雅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广袖翩翩,古风悠悠。远古的先民,着衣仅为蔽体,古蜀王蚕丛教民养蚕,蚕丝织绸,着衣有了美的...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