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遥望雪山

成都商报 2020-09-05 02:45 大字

(摄影 嘉楠)(摄影 李欣乐)在龙泉山拍摄雪山的摄友(摄影 李杨)

在几日连续的大雨后,拉开窗帘,映入成都人眼帘的将会是——雪山、彩虹、晚霞或云海。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自打今年以来,无论是在真实的场景中,还是在朋友圈秀出的照片里,都在指向同一个事实:如今,“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情形,在成都得见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置身繁华的大都市,能与雪山隔窗相遇,算得上浪漫的邂逅。四姑娘山幺妹峰、龙眼峰、西岭雪山大雪塘等悉数亮相,成都,是全球唯一能够遥望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成都雪山,正在逐渐成为成都崭新的城市名片。

作为中国最容易欣赏到高海拔雪山的大城市之一,能拍下“在成都遥望雪山”的打卡照,逐渐成了成都人生活中的“小确幸”。

“窗含西岭千秋雪”

我证明,杜甫说的是真的

小时候,成都人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就是大雨过后,站在桥头看洪水。从万福桥、老南门大桥到安顺桥、九眼桥,大雨过后,桥上总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当时我家住在东珠市街,距离最近的是北门大桥,大水来了,傍晚肯定要去凑热闹。

向东看,濯浪卷起千堆雪,桥下面不远的十八梯,已经被洪水淹了一半,从上游带来的原木、树枝、麦秆、垃圾等,在这里回旋冲撞,气势吓人。向西看,滔滔洪水天上来,雨过天晴,彩霞满天,给我冲击最大的是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我曾经多次告诉别人,我小时候看到的这一奇观,除了资格的老成都,没有人相信我说的,都说我是在给他们摆悬龙门阵。

我说这绝不是悬龙门阵,杜甫在唐代就告诉我们“窗含西岭千秋雪”了得嘛!我暗暗发誓,有一天,我一定要证明杜甫说的是真的,我也绝对没有扯谎。

2000年后,我的照相器材更新了,同时,成都的高楼也多了起来。于是,在完成日常的采访、发稿后,我开始了我的爬楼生涯,当然爬得最多的是红星路二段159号的27楼。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如愿以偿,那些年我在成都市区,拍下了无数张大雪塘、幺妹峰、贡嘎山等大雪山的巍峨景象。

今年8月22日下午,李思聪给我发来一张照片,标题叫“在龙泉驿遥望川西雪山”,他给我留言说:“拍摄了几年的川西雪山,我没有认得出几座,8月18日傍晚这张图片拍摄后,得到了芈治林老师的确认与标注,让我们更加的学到了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认识了川西的山名。”如此齐全的山峰和名字,还是让我震撼,因为这些山峰我都见过,也拍摄过,而且几年前网上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图片,那张照片还被新华社、《国家地理》杂志等众多媒体引用。

在成都,有一群和我一样的爬楼党,他们在微信平台上建了“在成都遥望雪山”群,一个群的人数500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4个群,群里不仅有摄影爱好者,还有许多徒步爱好者和天文地理爱好者。大家既分享群山的美照,还分享天文地理和气象的知识,因此守望群山、拍摄群山的几率,大大提高。

李思聪是我的堂弟,他的网名叫“匆匆那年”。他告诉我,4个群他都加入了,这让他的拍摄更加准确和高效,以前拍摄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很大,现在则基本达到了100%,仅今年就已经拍摄了50多次,次次都出了好照片。同时,他还给我分享了“莉景天气”平台,这个平台有一个“晚霞概率分布图”,对在成都市区拍摄群山的帮助非常大。

这不,这个平台就预告了8月24日晚霞出现的概率为80%。李思聪问我去不去龙泉拍摄,我说到时再说。当天上午,李思聪又发了两张照片给我,能见度很高。我心有点动了,毕竟从2014年以来,我就再也没有在市区拍摄过群山了。

下午3点过,我看天气很好,于是决定前往。给李思聪打电话,他说正好有个网友也要去,我可以坐她的顺风车。6点半,我们沿着百工堰的道路,穿过老晚报宾馆,来到了天鹅岭。这里沿途已经有不少摄影师架好设备在等待了,从车上下来,摄友毛晓初就热情地走来招呼我,我一看现场还有好几位我认识的摄友。架好脚架,调整机位后,我便和他们交流起来。摄友茉莉告诉我,她去年来这里拍了两次,但都不理想,希望今天能出好片子。毛晓初也说,这个位置不错,今天天公也给力,应该能够出好片。

6点55分,一片霞光透过云层穿出来,这时的都市还有一些朦胧,群山也还没有显示出身影,我按下第一次快门;同时,将手机架设好,开始了延时拍摄。7点13分,远处的大山露出了依稀的靓影。8点06分,我机位正前方的西岭雪山完整呈现出来了,我急忙激动地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一时刻。这是我20多年来,在成都市区拍摄大雪塘最好的一张照片。我问周围的摄友,他们也和我一样,完美捕捉了这一气势壮观的瞬间。(李杨)

“诗意的栖居”,

家门口的雪山行

我是在2017年年底回到大邑生活的。在那以前,我从没想过会回家乡工作。也说不清为什么,就像当年看家乡哪哪都觉得不顺意,仿佛一夜之间,突然就明白了家乡所有的好一样,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说回来就回来了。

对于大邑,很多人说到它,总会提起西岭雪山,再往下说,就是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了。其实,对于就生活在雪山底下的人来说,雪山到底平常了些。很多东西就是这样,一旦跟自己的日常接了轨,便自带七分俗气。

我上班的地方离家不远,大概一公里左右。大多数时候,我上班都是步行。办公大楼就在雪山方向的山脚下,每天到了单位,按部就班的工作,午后一过,眼睛总免不了疲乏,那时,我最喜欢的就是站在窗边,远远地朝雪山望上一眼。

经年累月地看下来,倒也不自觉地生出几分亲切。尤其是雨过天晴,湛蓝的天空下,青山巍峨,白云似雪。慢慢地,雾就像是从雪山上长出来的一样,再往后,雾开始发酵、汹涌,一点一点地遮住了雪山的半壁青峰,倒叫雪山凭空生出几分仙气。

要我说,比起冬天,夏天的雪山别有一番滋味,还是因为雾。第一次去雪山是今年七月。那天,山下刚结束了连绵一周的阴雨,到雪山山脚下时,太阳正朗朗地挂在半空,我们坐着缆车,先是到了映雪广场,然后又上了日月坪。当时,想着时间还早,先上山再说,对映雪广场,只粗粗地瞥了几眼,却也深深地被惊艳了。

映雪广场位于半山,玲珑的映雪湖边错落有致地盘踞着数栋欧式建筑,格桑花、报春花、三色堇、毛地黄等各色知名不知名的花围着湖边开得娇灿,不仅如此,这里动静皆宜,夏可以滑草,冬可以滑雪,还可以骑马,射箭,攀岩等等,对来这里的人体贴得很。

然而,山里气候瞬息万变,等上了日月坪,刚还天清气朗,转眼间,便已云遮雾绕,换了人间。雾是雪山最好的滤镜,把一切花草树木都藏了起来,看什么都影影绰绰,看什么都风情万种。等下山时,映雪湖烟波缥缈,朦胧了起来。

夜里,住在山脚的酒店,悠悠地仰在落地窗边的躺椅上,看天色一层一层塌下来,直到窗外的雪山变成一桩旧事。这个时候,身子闲下来,便忍不住一遍一遍回味雪山之行。

这么多年,一直觉得家门口的东西不必费心劳神探个究竟,也就懈怠下来,更少了远方的人不辞辛劳千里奔赴雪山的那股心劲,等终于走近时,这才发现,这些年的怠慢是一种多么幼稚的偏见,简直要忍不住直呼,好险!差点就错过了。

每天下班回家就是往闹市深处走。大邑城内的名食都是老字号,这样一来,便多了一份随心的自在,个个仿佛说好了似的“过午不候”,说白了,就是去早了去晚了都没有你的份。你瞧,就是这么底气十足!

忽地想起高中时候,语文老师隔三岔五总要站在讲台上细细讲解往年的高考作文,印象最深的一个题目是“诗意的栖居”。那之后,这句话就刻在我心里了。所以,到底什么才是诗意的栖居呢?我的理解是,在某一天,当你不断深入你的城,细细品味如水滑过的岁月并不感觉失落,相反,而是从容和充盈。我想,这就是了。(王亦北)

新闻推荐

施家园社区主任王军:让创城热情挥洒社区每个角落

王军(右)正在和志愿者一起清理下水道的垃圾。(社区供图)在施家园社区有这么一个身影,她有时候在街道上清扫垃圾,有时候粉刷墙面...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