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救人无效遭恶评更需“制度还击”

山东商报 2020-08-24 09:46 大字

“救人无效遭恶评”这起事件引发争议,不过是“老人摔倒扶不扶”等类似热点话题的另一种表现,折射了社会成员之间彼此的不信任与警惕。而如果两名女生不是医学生,如果她们在施救过程中存在技术瑕疵,甚至还可能招来恶评如潮。这就只会让更多人在他人亟待帮助时不敢伸手,不敢见义勇为。

近日,一则“两名医学生跪地救人无效却遭恶评”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此前,在常德火车站内,一位中年男子突发疾病倒地,不省人事。危急关头,车站工作人员和过路乘客纷纷出手相救。前往成都参加考试的两名女医学生,彭婕婷和陈家利,一直为倒地男子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但遗憾的是,男子抢救无效离世。这两名女生离开现场不停抹泪的画面被火车站的公共视频拍了下来。(8月23日《中国青年报》)

虽然突发疾病男子没有抢救回来,但两名医学生的救人之举仍然值得点赞。可这段救人的视频经媒体发布后在网上迅速传播,有网友恶搞吐槽:“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原因是两个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这剧情怎么样。”这条留言还获得了6.1万的点赞。这样的恶评令人齿冷。

而死者家属也站出来向她们当面致谢,表示:“人走了,但必须要感恩。”对于恶评,家属认为,“今后遇到了困难,很多人就不敢伸手了。不明真相随便评论是不道德的行为。”死者家属的感恩行为,就是对恶评最好的反击。

这两名施救女生都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有临床抢救经验。她们在施救过程中,并没有技术上的过错。而据两名女生说,这位昏倒的男子当时已经出现了呼吸循环衰竭,嘴唇发紫发干,无法感受到脉搏,生命体征非常微弱。没能救回这名男子,自然让人感到遗憾,但两名施救者尽力了,如果对施救者“恶评相向”,不明真相随便评论事情,就只会让好人寒心,让好人“流血又流泪”“流汗又流泪”,这不利于弘扬好人好事。所以,对这些恶评进行反击,恰恰是对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等“社会正能量”的维护。

但现实中,一些类似事件屡屡引发争议。“救人无效遭恶评”这起事件引发争议,不过是“老人摔倒扶不扶”等类似热点话题的另一种表现,折射了社会成员之间彼此的不信任与警惕。而如果两名女生不是医学生,如果她们在施救过程中存在技术瑕疵,甚至还可能招来恶评如潮。这就只会让更多人在他人亟待帮助时不敢伸手,不敢见义勇为。

“救人无效遭恶评”,是“扶与不扶”话题暴露的“社会痛点”这一隐痛的再次发作。不能让各种恶评甚嚣尘上,带坏社会风气,需要加强舆论引导作用。另外,更要完善关于见义勇为的相关制度,用制度兜底,保护见义勇为,才能破解“扶与不扶”这一在很多人看来仍然无解的难题。如在2013年颁布执行的《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就被称之为“好人法”,被舆论认为是撑腰“跌倒的道德”。完善立法,各地也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更好保护与表彰好人好事,“制度还击”也是对让好人寒心的各种“恶评”的最好还击,也才能给正义与良知最好的保护。◎戴先任

新闻推荐

入选GaWC《世界城市名册》Beta+榜,领跑新一线城市 成都全球城市排名跃升至第59位

本报制图赵蕴如由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发布的最新2020年世界城市榜单,成都位居世界二线强城市(Beta+)榜第9位,较2018...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