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加油干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日报 2020-08-24 03:27 大字

眼下,成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站在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向第二步转变的历史节点,科技工作者如何勇担使命、创新争先,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之时,代表们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为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

唱好“双城记”构建创新链

在西部地区形成强大的科技磁场

“成都宜居的城市属性,非常适合创新创业,对科技工作者具有很大吸引力。”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英认为,成都的城市“个性”与丰沛的科教资源“家底”,让成都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有着明显优势,“成都是高校、科研院所的聚集带,本身科技人才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成都携手重庆,在产业上进行优势互补,未来将在西部地区形成强大的科技磁场。”?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曾英提出建议:“成都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方面可探索进一步创新,在?科技人才的治理作用?及科技成果的长期使用权等方面,可向更深层次探索。”

西南交通大学一直积极参与国家科技一线的前沿科学研究,在一些前沿科学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到现在部分领域的领跑。西南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周祚万认为,成都在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方面具有非常好的特色和优势,科技力量不仅在高校,也在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里聚集,在国家战略性的科技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都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我们关注了很长时间并且实质性深度参与相关工作,目前已经在天府新区布局了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大科学装置。”周祚万表示,成都高校云集,技术力量充沛,其他机构和高校也都布局了具有科技支撑能力的平台,将助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激励成果转化

把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技术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周期缩短。当前,成都把科技创新放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位置,大量激励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成都药学会理事长黄静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生物医药研究。黄静认为,生物医药发展一直是成都市政府重点支持的领域,在这几年里很多本土的科学家在不断发力,研究出了很多创新成果。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海外的人才回来发展,目前总体来说发展势头十分不错,未来还具有很大的潜力。

谈到目前的研究成果,黄静表示,他带领的团队正在做一个关于桂花的研究,研究人员从桂花里发现了能够检测皮肤疾病的活性成分,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目前相关产品已经上市,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科技战“疫”一线,很多医护人员由于长期穿戴防护服,皮肤出现了问题,该研究团队已经向武汉同济医院捐赠了近20万件产品,有效改善了医护人员的皮肤问题。“希望在短时间内有更多的出自中国人之手的创新药物研发出来,填补领域空白。”

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张万里看来,突破和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更好地让科研成果实现转化更值得深入思考。“创新科技成果如果要转化成为实际生产力,首先要选准优势产业方向,成都本地基础好的产业能够承接学校的技术成果。”

在张万里看来,“高校+园区”协同发展模式,将产业功能区规划布局与大学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将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依托大学建设,共建、共管、共享、开放,能够更好地提升创新资源的融合深度、使用效率。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科学精神是成都城市的一种共识特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无疑,这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活动提出了理论支撑与明确要求。

“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主任、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会长江建平看来,要更好地推动成都科普工作更上新台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科学普及。

江建平介绍,通过走访,他发现不同辖区、不同领域科普工作者对应不同的学科,如何来维持这股科普力量的平衡,就需要对全市从事科普工作的单位和人才队伍做完整的调查,找到科普工作的薄弱环节来加以弥补。

如何进一步巩固科普阵地,深挖社会化科普效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物保护研究中心副科长魏玲介绍,爱护动物、爱护大熊猫,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一个窗口,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一场休闲旅游,更是一场科普之旅。

在魏玲看来,科学素养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日积月累,早在2000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就成立了专职的科学教育部门,专门从事科普教育,一直秉承着要把对动物保护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大众,“成都市民科普素养领跑于西部城市,对科技创新也有着开放包容的精神,科学精神是成都城市的一种共识特质。”

蒲娇 李婉清 魏麟潇 本报记者 吴怡霏 王雪钰

新闻推荐

人行道仅40厘米宽,像走平衡木! 街道办:道路扩改后形成的极个别现象,或研究改善方案

记者实地测量人行道的宽度,仅约40厘米“只能一个人通行,都不好下脚,仿佛在走平衡木。”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成都市锦江区武...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