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60年 老工业基地青白江转型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成都日报 2020-07-17 02:09 大字

青白江城区新貌

蓬勃发展的成都国际铁路港

如果视野足够高,每天你能看到一条条“钢铁巨龙”穿行在亚欧大陆上。

其中,从中国西部的青白江区出发,奔向欧洲、西亚的“钢铁巨龙”尤其多。

60年沐风栉雨,筚路蓝缕。

成都市青白江区这座因钢铁、化工而兴盛,也曾因污染排放而饱受困扰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在高炉散尽烟云之后,实现华丽转生。在国家战略指引下,一跃成为中国西部内陆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型港口城市。

60年,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如初升的朝阳。

展望未来,作为国家新一轮全面开放的前沿阵地,青白江必将瞄准国际化方向,好好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全面深度融入世界,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开放高地,为国家和省、市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风云际会

一代人完成一代人的使命

青白江是国家“一五”时期在西南建设的第一个工业区,办厂炼铁的历史比设行政区的历史更长。

经过综合评估,国家把第一座国产化中型氮肥厂——四川肥料厂放在了这里。1958年,四川化肥厂落成。也是在这年,从成都平原“有粮无钢”战略考量出发,攀成钢前身成都钢铁厂在此破土动工。

为服务好这两家企业,成都从新都、金堂拆分出部分乡镇,于1960年组建成立青白江区。

那时候,青白江一片沃野,但自身没有铁矿资源。为保障顺利开炉,汶川铁矿职工和当地群众采用背矿下山的方式为成钢“运粮”。

“那个时候,周围的姑娘都以能嫁给两个厂的职工为荣。”几十年来,在攀成钢干了几十年,如今已退休的王鸿钧回忆起往事,心情颇为复杂。

老王1971年进厂,曾任厂长助理,直到本世纪初,企业的效益都比较好。他很自豪的一件事是,“天安门广场升旗旗杆用的是我们生产的钢管。”

两大厂最高光时刻:川化一跃成为大西南化工老大,成功跨入全国500强行列,建成全国最大的合成氨和氮肥生产基地;攀成钢实施系列技改后,脱胎换骨,专用钢管外销3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成为全市工业企业巨擘。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化,全国民营钢企如雨后春笋加速市场竞争,老王眼中的这种优越感开始动摇甚至瓦解。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攀成钢连年亏损。

川化的处境也不乐观。

青白江依托攀成钢、川化两大企业发展壮大,两个老厂区占据着老城区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产能过剩与资源瓶颈,导致青白江区工业经济发展受损,经济效益下滑,工业化发展后期所面临的转型压力紧迫。

产能可以淘汰,设备可以关停,产业可以转移,但做面向未来的加法,得来不易。因两大厂兴盛半世纪的青白江,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华丽转身

从老工业基地到内陆对外开放高地

一扇历史的窗关上,一扇未来的门打开。

2013年,青白江作为成都市唯一的区(县),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年4月,省政府公布《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青白江进入“8市1区”搬迁改造重点。

诞生于风云际会的青白江,再次走到历史关口,也迎来更大的时代机遇——国家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4月26日,第一列中欧班列(成都)从青白江出发,行程9826公里,直达波兰罗兹,铁路把成都与欧洲连成一线。青白江也从老工业基地摇身变成内陆对外开放桥头堡。

数据显示,到2019年年底,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超过4600列、年复合增长率达120%,约占全国开行量的四分之一,成为全国运行最稳定、运行时间最短、发班频率最高的中欧班列,累计带动217亿美元进出口额。

今年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1月至5月,中欧班列(成都)开行789列,同比增长63%,各项业务指标逆势增长,境外订单稳步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制造类、电子类等“适公”“适空”运输的货物逐渐转移到铁路运输,中欧班列(成都)成为四川外贸的“大动脉”。1月至5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01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3%。

中欧班列已经成为成都、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大动脉”。

中欧班列不仅仅是一列运输货物的列车,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明星品牌,是亚欧各国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

青白江区抢抓机遇,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利用蓉欧快铁这张名片打造蓉欧枢纽。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三条主通道之一。2019年9月,成都国际铁路港入选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2019年12月,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获批。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研究按程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

这无疑是助推青白江转型发展的强心针。

青白江将紧紧把握“四区一枢纽”叠加机遇,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省、市战略,积极谋划创建内陆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陆海联运枢纽和对外开放新高地。

向阳新生

一座“人城产”相融的新兴城市升腾而起

一港兴而百业兴。

善弈者谋势。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理清发展思路尤其重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白江也在思考新的城市空间布局、发展蓝图。

一次次的头脑风暴后,审时度势的“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发展定位、“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及“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的总体空间布局应运而生。

利用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保税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利用欧洲产业城、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大力发展适铁适欧的临港制造和先进材料产业,打造“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货运配送”的全链条临港产业生态圈。

坚持“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机制是保障”思路,遵循“人城产”发展逻辑,全面启动产业功能区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打造以科创空间为主体、生活空间为配套、生态功能为支撑的综合集成,推动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更协调、生活功能和生产功能更融合、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更匹配。

一个城市由无数个人构成,城市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增进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未来,青白江区提出将深入实施“品质优城”战略,大力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推进高品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全力推进“五大振兴”,努力探索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乡一体化发展、彰显对外开放农业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路径。

筑牢生态环境本底,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全域增绿增景,加快构建全域绿色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蓝图已绘就。一个全新的“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正迎着朝阳升腾而起!

新闻推荐

在线职业教育服务商嗨学网遭3·15晚会点名,已融资至D轮

7月16日晚间,嗨学网在央视3·15晚会上遭点名。嗨学网随即在官方微博回应表示,针对3·15晚会报道的退费难问题,嗨学高度重视,...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