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边书局·桃蹊书院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成都日报 2020-06-16 02:05 大字

市民在桃蹊书院体验学习书法绘画

2018年6月,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在成华区原桃蹊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正式挂牌,作为全国首家将政府公共文化资源与民间社会组织资源创新结合而组建的多功能、高品质阅读、创作场所,书院成立以来立足周边社区,开展了书香桃蹊·阅享人生、红色粮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季微学堂、“莲心”文德等文化服务项目,通过亲子阅读、手工制作、创意集市、诗歌朗诵、书法画展、提能培训、新书发布会、志愿者招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服务周边社区群众,提升辖区居民素质,逐渐成为成华区的文化地标和新的网红打卡地。2019年9月,“毛边书局·桃蹊书院”被命名挂牌为首批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20年之约

“毛边书局”结缘桃蹊街道

曾经的“毛边书局”位于成都市一个老旧小区内,10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长期堆放了约8万册旧书。书局主人傅天斌,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书痴”,自2001年以来,他坚守着这块“自留地”,与书结缘,以书会友。十多年来,这里流通出去200万本旧书籍,老傅和他的“毛边书局”也在书迷圈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18年,经过成华区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旅体局的努力,“毛边书局”结缘桃蹊路街道。谈到这次合作,傅天斌说,“曾经有投资人愿意出资几十万,提供场地让我把书局迁移过去,我都婉拒了。纯商业化路子,这违背了我办书局的初衷。直到桃蹊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吟联系上我。毛边书局成立20年,桃蹊路街道设立20年,这样的缘分促成了我们这次合作。”

“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由桃蹊街道提供场地、水电等,毛边书局提供书籍资源和专业经验,由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管理。书院位于成华区怡福路300号,总面积1600平方米,为社区居民打造集社区图书、电子阅览室等为一体的街道文化交流中心。

润物无声

营造有温度的阅读空间

在“毛边书局·桃蹊书院”,随处可见看书、借书、还书的居民,可以感受到“静”“净”的读书氛围。“书院刚打造的时候,也存在社区居民带宠物、提蔬菜进书院、牛奶豆浆打翻在地的现象。我们不指责、不说教,不设垃圾桶,不设爱护环境牌子,保持清扫力度。慢慢下来,半年后,来这里的人群都很文明了,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傅天斌表示。

“毛边书局·桃蹊书院”所在场地共有三层,划分为“讲、学、问”三个功能区,根据社区居民文化需求调研后分主题、类型和文化需求,策划开展对应的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养。一层为“讲”,作为公共阅读空间,设有图书阅览区、报刊阅览区、少儿阅览区、电子阅览区,提供阅览座位80多个。二层为“学”,设立成都桃蹊画院,引进了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工作室和书画展厅,讲堂讲授传统国学。三层为“问”,主要功能是拓展研学,研究地方文化,先后挂牌四川省地方文献方志办宣传基地,巴蜀文化宣传基地等,接受各类学术机构作哲学、医学、自然科学等学术读书会。

履行社会责任

丰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

“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在傅天斌的主理下,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成立至今已举办100余场读书会、书友会、阅读会,累计服务读者(居民)十多万人次;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60余场,履行着社会责任,丰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

毛边书院还邀请社区川菜名店、老字号、非遗店负责人和老师傅,走进书院讲述川菜演变史,邀请社区居民参与进来,通过开设讲堂、走进店铺、川菜展览、书籍售卖,更立体地呈现主题活动,传播川菜文化。结合文旅成华,针对社区居民共同记忆情怀,招募志愿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展多期东郊记忆口述史系列活动,打响书香成华名片。

为了方便群众阅读,“毛边书局·桃蹊书院”每周四闭馆,与市内大多数图书馆闭馆日选在周一刻意错开,周一至周三10∶00-18∶00,周五至周日10∶00-21∶00开放。如今,社区居民面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更愿意到书院来平复情绪,坐一坐、喝杯水、读本书。有了书院这个可以放松的场所,邻里之间,家人之间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本报记者 杜文婷

新闻推荐

突出成都与重庆中心城区“极核”引领带动作用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川渝5年内将共建20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刘琳)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