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元鲁吸引到辐射 成渝“双内核”新阶段
对话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元鲁 谢元鲁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为成渝交通现代化阶段。
整个四川盆地,有两个中心城市做支撑,成渝两地这样的地理优势是很难得的,这也是其能成为第四个国家级经济区的原因之一。
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宣告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启动。成都与重庆,这两座相依共存了千年的城市,而今齐头迎来了一个建设发展高潮期。
成渝的不可分割,是文化上的共融,是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更是发展的共同需要。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元鲁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强调,要把成渝双城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就目前的国家级经济区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都是多核的,单核几乎是无法发展的。整个四川盆地,有两个中心城市做支撑,成渝两地这样的地理优势是很难得的,这也是其能成为第四个国家级经济区的原因之一。”
交通简史
若干条对外通道
促成四方交通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成都、重庆与周边城市自古就有密切联系,其若干条对外通道促成四方交通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而这也是形成巴蜀文化兼容和开放特质的一个重要促因。
单就交通而言,成渝双城自古便是长江流域上游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口岸。水路交通因其方便,且承载量大,长期以来成为两地最天然,也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封面新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关键。作为长江流域上游一直以来的两个重镇,成都和重庆在历史上的交通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谢元鲁:成都和重庆的交通从历史发展来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从先秦到唐宋,这是第一个阶段。此间成渝双城之间的交通主要是水道交通,锦江坐船顺流而下进入岷江,然后再进入长江,要从成都到长江下游,船也必定要经过重庆。成都万里桥,便是三国时诸葛亮遣使东吴乘船出蜀之地,万里桥其名也由此而来。
自明代起陆路交通开始重要起来,这是第二阶段。比如龙泉驿,就是明代中期设立的一个驿站。还有东大路,也始于明代,为翻越龙泉山往东直到重庆的一条重要交通线,其线路同老成渝铁路相差无几,往东南方向走,经内江至重庆。但因马匹花费高昂,主要的货物运输和商业交通还是依靠水路。
从这两阶段可以看出来,历史上成渝两地间,成都一直是行政经济中心,重庆则一直是交通中心,两者往来紧密,又相互补充。
出现重大改变是第三个阶段,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公路的兴起。二十年代,成渝公路开始修筑,这是四川近现代交通的开端。完工时间在1928年,从那时候起,成渝之间开始有了汽车通行。
第四个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四川交通逐渐进入轨道交通时期,而成都第一条铁路,通向的就是重庆。
最后一个阶段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为成渝交通现代化阶段,主要是高铁和高速公路,以及航空。这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成渝相隔,坐船要起码十几天,骑马赶轿子要七八天,刚通公路时汽车也要开两天,而今天只需要一个小时。简而言之,近三十年的交通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而这也为两地的一体化发展了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双城战略
更加注重城市发展
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自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川渝两地学者就已在思考,川渝“分家”之后,经济社会如何协同发展。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称谓的变化,也体现出两地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化。
谢元鲁教授指出,城市群与经济区相比,更加注重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设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就在于突破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吸引带动作用,以强化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培育发展中小城市为着力点,以两个内核的作用带动整个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
封面新闻:成渝城市群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双核型椭圆城市群”,如果把成都和重庆作为椭圆形中的两个焦点,其他市区县散布周边,可以画出一个像双黄蛋一样的经济圈。这种布局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谢元鲁:从目前的国家级经济区来看,单核几乎是无法发展的。我们看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都是多核的。而整个四川盆地,有两个中心城市做支撑,成渝两地这样的地理优势是很难得的,这也是其能成为第四个国家级经济区的原因之一。
之前我们谈到交通,也是因为要形成经济圈,两个核心城市之间便利的交通当是一大基础。此外,中间也要有广大的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地带。从这个角度来说,成渝两地显然也是有自己优势的。两地间没有什么大山阻挡,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交通非常方便。
但其中也有问题,就是成渝两地之间的城市群,目前来看发展速度还是比较慢,主要以三四线城市为主。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因为成渝两大经济核心的吸引力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只有成渝两地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才能把它们的产业、经济能力向外辐射。而目前两者还处在的吸引阶段,这个阶段还要持续七八年甚至十年。等到成渝两地产业、人才各方面发展更成熟,资源饱和后,才能向周边辐射。
专家小档
谢元鲁,现担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四川师大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成都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成都市科技顾问团顾问等职,长期从事政治史、经济史、历史地理学和旅游经济研究与教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付诗晨
新闻推荐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等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选...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