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关键 统筹推动“一核四区”联动发展 成都未来科技城面向全球征集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

华西都市报 2020-06-02 01:55 大字

成都未来科技城面向全球征集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 成都未来科技城局部效果图。

成都未来科技城局部鸟瞰图(效果图)。

成都东进、重庆西扩,科技创新是关键。今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4月,川渝科技主管部门签署协议,明确提出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西部科学城怎么建?作为建设“一极”的成都,日前传出新消息,将以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为引领,统筹推动“一核四区”联动发展的战略布局。其中,作为“四区”之一、位于成渝发展主轴东部新区的成都未来科技城,将建成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创新性大学聚集区。

5月29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作为未来科技城的主导建设方,该区正式对外发布未来科技城起步区深度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概念建筑方案国际征集公告,旨在汇聚全球智慧,以最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打造西部(成都)科学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早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面向全球征集起步区设计方案

入围即补偿350万元

日前,成都提出以“一核四区”总体格局加快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其中,“一核”指天府科学城,“四区”指未来科技城、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

记者了解到,成都未来科技城由成都高新区全力打造,位于成渝发展主轴——东部新区,紧邻天府国际机场,规划范围60.4平方公里,西距天府科学城20公里,距成都市中心45公里,总体定位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地。

为全力打造成都未来科技城,此次成都高新区面向全球优秀设计机构征集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及重点地段建筑设计方案。

据悉,未来科技城起步区选址于空港新城绛溪南片区环18号线福田站及周边区域,北至绛水路,南至大安溪一路,东至金简仁快速路,西至淮简快速,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

本次成都高新区向全球发出设计方案征集邀请,征集对象不仅包含国内外设计机构,也接受联合体申请人。应征人需对该片区规划定位、产业策划、整体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公共空间与景观系统等内容进行研究。

征集工作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起步区4.6平方公里总体研究,明确起步区规划定位和整体空间结构;二是1.2平方公里详细城市设计;三是重点地段建筑设计,应征单位根据各自城市设计方案确定福田站站城一体建筑设计范围并完成不低于20万平方米的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

为吸引全球最知名的设计机构参与竞逐,此次征集设置了极具竞争力的入围奖金,通过资格预审入围的五家设计单位按时提交成果并获得专家评审认可后,均可获得350万元设计补偿金。最终中选单位将承接合同金额达3000万元人民币的后续服务工作。

助力打造中国西部科创走廊

推动成渝相向发展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之年。此前,中央明确支持成都东进、重庆西扩,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早在2018年,成都即提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四川省也明确支持成都建设全国重要科技中心。

对于共建科技创新中心,成渝两地行动迅速,今年4月,四川省科技厅、重庆市科技局签署框架协议,提出双方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依托西部科学城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

在此背景下,位于成渝发展主轴的东部新区,成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平台。为加速构筑中国西部科创走廊,位于东部新区的成都未来科技城率先启动起步区规划,面向全球引智,以高标准国际化规划设计为起点,加快推动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对标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具备“四要素”,即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研发中心与平台、顶级高校。

为此,成都未来科技城锚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引领发展新高地定位,立足“1+3”功能体系,即大科学装置、国际知名大学、顶级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聚集的“1”个核心功能群落,匹配涵盖云计算、量子通信、航空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造科创,涵盖科技金融、总部经济、检测认证、法律咨询和人力资源的顶级服务,以及涵盖商务会议、会展博览、全龄教育、医疗健康和文化休闲的优质配套,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用创新核心承载区。

作为未来科技城的主导建设方,成都高新区现聚集高新技术企业2053家,将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先发优势,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引领效应,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以西部科学城为契机,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和资源整合,引导各类创新资源集聚,建立惠及先进生产要素和新型创新要素的教育平台、科技平台、交流平台,推动成都未来科技城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建成国际一流科技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

新闻推荐

“大运会 绘大运” 千名中小学生共画大运会

记者从大运会成都筹委办获悉,日前,为期9天的成都大运会主视觉征集活动之“大运会绘大运”校园行活动圆满结束,17所中小学上...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