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透遭遇血管感染 他需要新的“生命通道” 市三医院完成首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

成都日报 2020-06-01 01:27 大字

殷俊为患者看诊

血液透析是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存的重要方式,但62岁的华爷爷却因为自己血管条件不好,导致手臂上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难以使用。

为了保障老人生命延续,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透析血管通路中心多学科团队“一站式”诊疗,首次利用人工血管为其建立起了一条新的透析“生命通道”。

身患尿毒症的华爷爷,必须定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为满足长期透析需求,医生在华爷爷的手臂上建立了自体动静脉内瘘。这条通道正式启用前,透析借由大腿股动脉处的临时通道完成。然而,近期华爷爷到市三医院就医时,医生发现他腿上的血管发生了感染;手臂上建立的通道又难以达到透析要求。

通过市三医院透析血管通路中心肾内科、血管外科、超声影像科等多学科组成的专家团队联合判断,给出了新的治疗方案: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

透析血管通路中心组长、肾内科医生殷俊表示,近年来随着透析患者人数增多及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老年、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患者比例都呈现增长趋势,上肢血管条件不佳的问题越来越普遍。自体动静脉内瘘对血管要求较高,长时间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又会导致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病变的风险增加,开展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技术成为趋势。

“人工血管内瘘术”,是指在患者自体的动脉和静脉血管之间插入一段人工血管,进而构建出一条便于开展透析的“生命通道”。

这样一来,可以在保证充分透析的基础上,减少因使用导管透析而发生感染、中心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不过,虽然人工血管的使用可以帮助到自身血管受损或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但在手术操作上却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自体动静脉血管的选择、人工血管掩埋的深度、人工血管和自体血管之间的吻合、术后的随访宣教等,都直接关系着后续使用的质量。

针对这些风险和华爷爷的具体情况,透析血管通路中心多学科团队“一站式”诊疗,为其制定了适宜的手术方案和应急措施。

5月13日,在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的充分协作下,殷俊同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崔驰一起为华爷爷实施了“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在适宜后续透析开展的位置建立起了一条新的“生命通道”。经过后期的进一步康复,老人将于近期出院。

李诗敏 本报记者 邓晓洪 市三医院供图

新闻推荐

共享新机遇共建生态圈 拥抱全球商业伙伴 锦江区全力打造内陆全方位开放新高地,做强大城崛起的首善之区

5月29日,锦江区举办今年首场“线下+线上”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大会劲揽160亿元投资金,签约10大重点产业化...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