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公共卫生的社会参与 专家学者谈我市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如何完善

成都日报 2020-05-30 02:15 大字

余康

廖凌

雷叙川

何晓

连日来,成都市全新推出的《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昨日,记者继续走访成都市多名专家学者,新规将为市民带来哪些改变,听听他们的看法与解读。

市卫健委副主任 何晓:

注重目标性 落实“343”重点任务

据何晓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实施意见》由市卫健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专家共同论证起草,注重目标性是其中一大特色和亮点。“提出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将成都市打造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

另一方面,更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即“343”的重点任务。何晓解释道,第一个“3”,指的是通过全面推进法治体系规范化建设、应急预案体系标准化建设和应急指挥体系高效化建设三大建设,夯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根基。“4”,指的是通过提升应急协同处置能力、重大疫情现代化预防控制能力、重大疫情系统化医疗救治能力和公共卫生应急多元化科研攻关能力四大能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水平。最后一个“3”,则指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支撑、物资支撑、人才支撑三大要素保障,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支撑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副院长 雷叙川:

完善应急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制度

雷叙川说,《实施意见》是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握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基本规律,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探索,也是在我国现有应急管理体系下,寻求综合应急管理体系与公共卫生专项应急管理体系有机结合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雷叙川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制度。他认为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尤为重要的是预防体制机制建设基础上的预警体制机制建设,“完备的突发公共卫生危机预警体系至少应包括专业的危机预警研究体系、应急预警科普宣教体系、基层组织或单位的‘首席应急官’体系、应急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等。”二是要大力推进公共卫生的社会参与,夯实卫生应急的社会基础。“在社区层面,可以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同时积极发挥红十字会和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进而提升基层的公共卫生风险防范能力。”雷叙川说。

市医保局医疗保险处处长 廖凌:

实施医保资金预付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应急保障制度

市医保局医疗保险处处长廖凌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施意见》中提到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应急保障制度,对于重大疫情防控有着重要意义。

廖凌指出,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中,医疗保障最核心的作用是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实施意见》中,充分体现了资金的保障。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市医保局做到了“两个确保”,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医保管理规定影响救治。“对于疑似和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来说,不需要花一分钱,真正实现了先救治后付费。”她告诉记者。同时,为解除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市医保局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医疗机构预付了11.21亿元医保基金。“两个确保”的先进经验也被吸纳进了《实施意见》之中,《实施意见》中提到完善优化医保经办流程,实施医保资金预付,有助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应急保障制度,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下一步我们还会在拓宽医疗救治经费多渠道保障方面下功夫。”廖凌说,《实施意见》中提到,进一步完善成都市应急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重大疫情救治风险调剂储备金制度,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

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余康:

企业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去保障供给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27日,迈克生物仅用7天实践就成功研发出西南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也于3月1日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书,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有效筛查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提供有力保障。

迈克生物之所以能够快速反应,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余康表示,所谓支持不是简单地给企业开绿灯,而是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帮助企业快速拿出产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庞大有效的体系。《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和先期控制措施同步启动机制,完善应急处置、信息报告发布、应急科研项目启动、应急试剂药物审批等重点环节工作流程,提高重大疫情风险防范能力。这为未来处置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指明了方向。对企业而言,平时有资源支持自己,战时能够发挥作用去保障供给体系,这是资源高效率运用的一种非常智慧的方法。此次疫情也是一个契机,企业可以借此完善产业链配套,总结经验,提高能力,对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王静宇 杨甦 杜文婷 李晓卉 文/图

新闻推荐

“不考核占道经营”:保民生让文明更有温度

不考核占道经营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过去那样的混乱无序状态,这本也跟城市文明的内涵相通。今年全国“两会”上,保就业成了重要...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