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主业优 跨界精 管得住”三条主线 全力推动公交集团向公交产业集团转变

成都日报 2020-05-28 03:21 大字

加快推进创新公交服务供给、跨界融合、传统业务转型发展等工作,结合集团发展方向,寻找新的创新点、增长点,在带头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成都公交的发展,成都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昌干早已胸有定见。

2020年,成都公交集团将锚定“主业优 跨界精 管得住”三条主线,全面推进公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创新营运生产模式,用好政府赋予资源,加快多元产业布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升整体管控水平,全力以赴推动集团公司由单一公交服务运营主体向公交产业集团转变。

主业优

给出深化

公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优解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公交发展关系民生,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公交发展的核心标准。因此,评判成都公交发展的标尺,就是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过程中,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2100万群众出行的幸福感、认同感、获得感的持续提升。

“如果把成都的公共交通体系比作一条蜈蚣,轨道就是蜈蚣的躯干,地面公交则是蜈蚣的脚。”王昌干对于成都公共交通体系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何做好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这两个公共交通网的融合,深化公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都公交集团今年将通过“主业优”给出最优解。王昌干说,目前成都轨道交通已经逐步成网,市民中长距离的通勤基本通过轨道交通完成,而地面公交则要重置线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与地铁站点高效接驳,有序退出同地铁线网重复的地面公交线路,夯实BRT快线与地铁成网,开行微循环小巴公交对接绿道,让市民体验到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融合带来的出行便利。

2020年,成都公交集团将进一步深化公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营运模式。深入研究客运市场规律,工作日全力抓好高峰时段通勤车辆投放,努力提升客运人次;节假日重点开行休闲旅游线路,抢占旅游公交市场,努力增加营业收入,提高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坚持问需于民、问需于企,优化“点对点、一站式”定制公交服务供给,在产业园区公交复工专线基础上规划开行员工通勤线网,加大夜间公交、校园公交、会展公交等特色服务供给,助力成都打造“三城三都”品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进一步做靓公交特色服务。

在全域公交一体发展方面,将有更多的城乡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公交服务。2020年,成都公交集团将推动“一区一主体”,强化公交盲区覆盖,实现“一张网络运营、一个服务标准、一票通行全域”。在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出台《关于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公交一体化运营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中心城区运营主体整合的同时,积极对接市(县)政府,推进建立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场站用地规划及建设等保障机制。

跨界精

聚焦TOD综合开发

加快形成公交多元产业布局

“很多人认为公交是传统运输企业,而成都公交要做的是跨界。”王昌干说,公交企业要跨界,需要产业支撑。未来,成都公交集团将加快形成公交多元产业布局,真正做到跨界精。

在产业布局方面,成都公交集团聚焦场站TOD综合开发。遵循“政府主导、商业逻辑、混改推进”原则,搭建工作专班,推进大面、九里堤至少1个TOD项目立项开工,引进资金与业态拓展新经济新消费场景,夯实公交产业集团基础支撑。

与此同时,引导新能源产业升级。开辟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成都造”旅游公交车型,做优做靓蓉城旅游巴士品牌;落实34宗公交临时充电设施用地、48个社区巴士充电点位,建成128套充电设备,支撑电动公交车全网运行。拓展公交延伸产业。推动准点投资有限公司完成增资扩股,共享行业优势资源;探索与保洁物业公司合作经营,提升车辆场站卫生环境质量,为集团改革提质增效提供产业支撑。

通过建设公交“智慧大脑”,拟与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组建合资公司,以此作为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抓手,聚焦成都公交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与运维等环节,互惠互利,协同发展。高效汇聚现有数据资源与系统资源,完善数据标准化相关工作,加速推动公交大数据平台、智能公交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迭代,在线网优化、场站改造、运行管理及流程再造等方面布局垂直应用,充分释放数据潜能,赋能集团业务开展;形成标准化、可复制的公共交通领域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成果跨区域输出,获得市场广泛认可,面向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公交云数据的接口服务,为第三方交通应用提供数据平台支持,实现业务增值增收。

管得住

实施人才强企

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做好公交供给侧改革的“主业优”,场站综合开发TOD的“跨界精”,离不开“管得住”的公交人才支撑。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今年,成都公交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二十字”标准,围绕市属国企坚持“三大定位”提升“六大能力”重点任务,以党建“1+3X”工程为抓手,以微党校“1+N”模式为带动,为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具体来说,深入实施人才强企将是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战略。王昌干介绍,成都公交集团党委将以业绩为导向,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精准招引外部青年才俊,合理配置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锤炼讲政治、懂业务、会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专业化干部队伍,筑牢人才保障支撑,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目前,集团大专以上学历管理人员由83%提高至92%,干部队伍实现知识化、专业化。

近年来,成都公交集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中心工作。2020年,成都公交集团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根本,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破题开路,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推进岗位建功行动走深走实,筑牢思想政治支撑。具体来说,将深化为民服务党建品牌,推进星级党支部评定和党员积分制管理,突出行业特色和主业风采,按照“一企一品”思路形成成都公交“1+N”党建品牌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互促、成果倍增。

在加强人才强企的同时,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培塑也将同步展开。今年,成都公交集团将践行企业文化“四大理念”,大力实施“文化强企”工程,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深化“岗位建功”行动,打造与党同心同向的企业文化。

新闻推荐

助力小微企业复产履约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普惠金融送出“及时雨”

本报讯(记者姚彦如)围绕中央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信银行成都分行狠抓普惠金融业务,坚持“一户一策”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