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城市规划专家张国华未来成渝版图 要拥有超强国际影响力企业
对话中国城市规划专家张国华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
3月27日上午10点30分,成都开往罗兹的中欧班列(成渝)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
成渝双城志·经济共生6
区位重要性
成渝是对中西部带动作用最明显的一个城市群
封面新闻:在当下经济生产力要素布局的变化中,成渝地区区位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张国华:成渝地区的根基是非常深厚的。农业文明时期,成都称之为天府之国,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而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重庆的交通枢纽和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出来了,因为它东接荆楚,南连潇湘、北接中原,西边是整个西南地区。回头看,无论是成都还是重庆,每个发展阶段都跟当时那个阶段的产业文明、区域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紧密结合的,这是我想讲的历史。
成渝是对中西部带动作用最明显的一个城市群,大的格局也已经打开了。我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是靠东部沿海对外开放。全球要求变,我们国家更要变,要从单向开放走向双向开放,双向开放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为东西向主轴。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上,没有任何一个横向的轴带,这么具有战略价值——从而也说明了成渝的重要性。
封面新闻:强化成都、重庆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和高品质的生活宜居地。要实现这些目标,成渝有哪些优势?
张国华:关键看成都和重庆这两个中心城市的产业,能不能有更高质量的发展。
今天成都和重庆,在产业上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比如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城市轨道,以及以纺织、食品为代表的可再生产业,两个城市都有非常好的基础。
回到地理环境来看,巴山蜀水的差异性更值得我们关注与探究。传统发展模式,人跟着产业和资本走,工业园区“七通一平”,厂房、流水线建好,工人就跟着集聚过来。而今则是产业和资本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走。我们看到,在去年的“城市抢人大战”中,成都和重庆的成绩都很好。为什么?成都是一个来了不想走的地方;而重庆则越发成为网红打卡之城。实际上,这两个城市与丰富的地理地貌、生态环境都有很好的结合。我想,这些无疑已为成渝经济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经济圈潜力
未来成渝双城经济圈超级版图体现为四大要素
封面新闻:与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潜力何在?
张国华:我认为,未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超级版图体现为四大要素:
第一,建立供应链。在疫情影响下,我们愈加认识到供应链对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乃至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
第二,将来全球的竞争和合作更多地由国家主导转变为由城市主导。“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支持10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好地参与全球的合作。成渝地区有两个国家级的中心城市,反映了国家的重视。
第三,线上线下、实体虚拟,融合无界的社区,也就是创新的功能区。比如说,京津冀有中关村软件园,长三角有阿里巴巴所在的未来科技城,珠三角深圳粤海街道,有华为、中兴、腾讯等创新企业。将来成渝地区,特别是成都和重庆,也会诞生出这样的创新空间来。
第四,要产生拥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我们经常说,阿里巴巴不是国企,但它是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华为、腾讯也都是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封面新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应如何理解中央的要求?
张国华:过去在区域协同发展上,我经常批评说,不要有“一亩三分地”思维。现在这两个地方(成都、重庆)按照国家大战略已经在积极互动,有很好的态势。政府内部,不同的部门之间的协同、协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成渝地区,以成都和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为主导,周边还有很多大中小城市,要实现这些地区协同发展,更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阿里巴巴、腾讯、华为都不是政府规划、政府主导,而是市场主导诞生的。对于重庆、成都政府来讲,要充分恪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支持市场创新创业。需要反思这些年出台了哪些文件,得到市场的积极回应的,就进一步去强化,市场对于哪些文件有不太好的回应的,应该抓紧修改。
政府可以主导的是教育和医疗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业,可以通过主导大型交通枢纽构建来引导生产型和生活型服务业在产业空间布局上的重构,其他的都应交给有为的市场,无论在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方面还是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破方面,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携手发挥好作用。
发展新机遇
我相信成渝地区也会诞生新的汽车产业“革命”
封面新闻:在本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会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机会?
张国华:其实新型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不是完全割裂的。传统的基础设施是以“铁、公、基”为代表的,跟着工业文明走的。“新基建”是跟今天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结合的。我们提到成渝,会想到“蜀道难”,其实进入了新的、以服务业主导的发展阶段,山水就不再是地区发展的障碍,反之会成为发展的资源,无论是旅游业还是创新产业的发展,人都喜欢到环境好的地方去,这些和新型基础设施更好的结合,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封面新闻:根据规划,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如何看待这一战略目标?
张国华:实际上,这是国际、国内怎么协同发展的问题。
当下,我们特别关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来讲,都有它的资源禀赋。比如说,成渝地区有世界级的以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但汽车的产业链条是很长的,比如说车身设计,最强的、服务水平最高的在意大利。这就告诉我们,产业要和全球高端要素更好地对接。另一方面,未来随着无人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相信成渝地区也会诞生新的汽车产业“革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新闻推荐
“如果能够获得在租金、物流、电费等方面的补贴,让我们在上坡途中‘喘口气’,就更有信心迈过这道坎。”成都红枫岭农...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