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华六年创作 引出徐志摩的“B面人生”

四川日报 2020-05-15 06:01 大字

高小华历时六年创作的油画《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边钰

5月4日,历史人物油画纪录片《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中英文版在美国中文电视台开播。这部25集的纪录片以现居成都的著名油画家高小华作品《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幕后创作经历为线索,引出一段徐志摩的艺术人生,以及和他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故事。

高小华回忆,油画《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始于十年前他与旅居美国的徐志摩嫡孙徐善曾博士的结识。两人通过数年策划,最终经由高小华耗时六年完成这部油画精品。随后央视导演楼建军以油画创作为线索,展现了徐志摩的“B面”人生。如今随着纪录片走出国门,不仅能让观众从“艺术”角度重新认识徐志摩,也让更多人关注四川乃至当前中国的绘画和艺术生态。

跨越时空 徐志摩结缘成都

10年前,徐善曾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高小华的艺术生涯并看到了包括《赶火车》《周恩来和他的朋友们》等一系列代表作品,颇受震撼。不久后,他携夫人专程从美国来到成都,拜访了高小华。在工作室里,徐善曾看见了不少高小华的作品,那些集宏大人物叙事和细腻感情描摹于一体的绘画作品拨动着徐善曾的心。3年后,徐善曾正式委托高小华,希望他能创作一幅他的祖父及同时代的文化大家群像。

耗时6年,高小华在成都完成这件长2.6米的巨幅油画。画中汇聚了徐志摩同时代的20余位大家,包括徐志摩的父母,两任妻子张幼仪(徐善曾的奶奶)和陆小曼,徐志摩的儿子,也就是徐善曾的父亲和早夭的叔叔彼得。画作还囊括了徐志摩的导师梁启超、狄更斯、罗素和泰戈尔,新月社的胡适、闻一多,以及他在伦敦相识的林长民和林徽因等。这些与徐志摩站在同一文化聚光镜下的大家,与徐志摩的交谊过从,共同组合出时代的斑斓景象。

六年创作 从艺术视角展现徐志摩

六年的创作并不轻松。在高小华看来,历史人物创作既要有《史记》的纪实,又要有《离骚》的浪漫。高小华一边走进图书馆,搜集有关徐志摩的相关资料,一边着手人物的草图绘制。创作中,徐志摩究竟是穿中式还是西式服装,站姿、手势又应如何呈现都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打磨。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构思与创作,高小华慢慢感受到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大家们不再是他手中那一张张冰冷静止的黑白历史照片,而是一个个有温度、鲜活的人。

作品交接前,徐善曾多次在手机上看见高小华发来的作品样稿,但2019年亲眼看见这幅巨作时,他心中还是波澜万千:“高小华笔下的每个人物似乎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也能通过人物表情感受这些情感,以及他们和我祖父(徐志摩)的关系。”

为何要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导演楼建军多年前曾拍摄过纪录片《徐志摩》,以徐志摩生平活动为主线,从徐志摩个人的文化活动折射那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和精神。而这次的新作《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则从艺术角度来展现徐志摩的另一面,“徐志摩对艺术颇为热爱。”楼建军提到,绘画艺术始终贯穿着徐志摩的一生。1929年,徐志摩和徐悲鸿展开了著名的“二徐论战”的辩论,谈论“艺术的重要性是什么”“艺术将如何改变观众的人生”。楼建军想通过艺术作品视角,解开这位大家鲜少被谈及的艺术“B面”。

巧合的是,这一点也和徐善曾的想法契合。这些年来,徐善曾到世界各地追寻祖父足迹,对于祖父对艺术的热爱铭记于心。他和妻子希望通过推动一幅艺术作品的诞生,来纪念徐志摩对于艺术的热情,而这也正促成了2010年他由美国专程来成都拜访高小华。

新闻推荐

成都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

2019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排名全国城市第7位、上升1位成都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5月14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