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检察:走出“四化”强检新路子

四川法制报 2020-05-14 00:40 大字

成都市检察机关基层检察院创新品牌推荐陈述会现场查洪南 刘峥峥 文/图

近年来,成都市检察机关围绕司法体制改革和上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检察工作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的职能定位,按照“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要求,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对标一流、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四化”强检的新路子。

构建队伍运行新机制

成都市检察机关扎实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分批次遴选员额制检察官673名,超过85%的法律专业干警被安排在办案一线,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人才配置到检察技术和司法行政岗位,人员分类管理格局全面形成。“我们深化运行‘谁办案、谁决定、谁负责’办案责任制,研究制定了《成都市检察机关完善司法责任制实施意见》,探索设立每周固定办案日、行政事务补位等配套制度,为入额领导干部带头办案提供了充分保障。”据成都市检察院政治部干部处负责人介绍,2019年,全市两级检察院入额院领导共办理各类案件3564件,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委会79次,实现列席审委会工作全覆盖。

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庞大工程,而内设机构改革是其中的重头戏。目前,成都市两级检察院已圆满完成内设机构系统性重构,成都市检察院组建十大检察业务部门,基层检察院根据实际设置五至八个业务和司法行政部门,推进机构整合,优化职能配置。以刑事案件类型和业务性质为基础,实行“捕诉一体”,同时加强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等专业团队建设,完善工作流程,检察职能、工作模式更加精准定型。

加强人才培养储备

分类管理改革离不开大规模精准化培训。针对这一现实需求,成都市检察院出台“十三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围绕检察领导人才、检察官人才、检察辅助人才和司法行政人才的成长需要,制定“个性化培养新政”20余条。落实最高检《全国检察机关领导干部上讲台实施指导意见》,成都市检察院班子成员牵头分类编写课程教材,并采取“讲授+实战训练+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方式,为两级检察院各条线检察干警授课10余期,形成全覆盖式教育培训体系。

聚焦干事创业,搭建淬火历练平台。全市两级检察院坚持让年轻干警到吃劲岗位和基层一线见世面、长才干。近年来,先后聚焦扫黑除恶、“三大攻坚战”等重大任务,选派36名业务骨干和综合人才到最高检、省级机关和其他市级部门学习,为青年干警的成长搭建起良好的平台。

此外,成都市检察院还着眼长远,加强人才储备,积极参与全市年轻干部专题调研,深入开展干部日常考察,发掘掌握优秀中层后备干部30余人,不断增强检察队伍的递进梯次储备。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成都市检察院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将党组领导贯穿始终。坚持紧扣事业发展选干部,鲜明“重品行、崇实干,不唯年龄、不唯资历”的用人导向,聚焦“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中心工作”统筹开展干部选配,重点突出对检察干警政治品质、工作实绩、作风表现和群众公认度的综合考察。

据悉,在近年成都市检察院提拔产生的处级领导干部中,中青年业务骨干占58%,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40%。“随着我市商业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我们近年来注重将熟悉金融借贷、民商事法律监督等专业领域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入领导干部队伍,推动队伍结构、专业能力、功能搭配持续优化。”成都市检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为推进“一院一品、一院多品”建设,成都市检察院制定了《2019年基层院建设重点工作推进方案》,构建起以检察业务工作为核心、涵盖各类行政工作的品牌体系,以此不断激发基层创新活力,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由点带面”实现突破。探索研发基层检察院建设智慧评估系统,通过导入基层检察院建设各类基础数据,试运行科学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对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智能化评估。目前,系统建设已达到阶段性要求。

近年来,成都市检察院先后承担了主任检察官改革、审查逮捕诉讼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体制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等一批重大试点任务,案件总量、人均办案量等主要业务指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检察机关前三,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占道经营增8万岗位”,保就业也需灵活施策

成都允许商铺摊贩临时占道经营,商户表示更有信心把损失找回来。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视点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想办法让...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