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诗人梁平成渝两地 不过一杯酒的距离

华西都市报 2020-05-10 04:00 大字

对话诗人梁平 重庆夜景。

梁平成渝两座城,肩扛着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脉——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就是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基因和血脉。专家小档

梁平,当代诗人、作家。主编过《红岩》《星星》,还在编《草堂》《青年作家》。著有诗集《时间笔记》等15部、诗歌评论集《阅读的姿势》、散文随笔集《子在川上曰》和长篇小说《朝天门》。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

双城诗话

诗作多调皮 天然不刻意

封面新闻:成都与重庆,这两座城出现在你的作品当中的频率非常高,他们在你心目中有怎样的特性?

梁平:重庆和成都确实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城市。我是重庆那儿土生土长的,2002年,40多岁到成都,到现在也快20年了。

两个城市,有一个是共通的,他们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都很深厚。而且两个城市肩扛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脉,就是巴蜀文化。巴蜀文化就是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基因和血脉。

我一直比较强调作为文化的那种血脉。血脉与生俱来,不会因为行政的调整、地域的划分而割裂,所以成渝两地,在我的心目中,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且作为写作的人,这两个城市给我的滋养,我觉得都同等的重要。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都有相同的脉动,没法让我去作太多的调整和区分。

封面新闻:我们知道川渝两地的诗人在诗歌史上常被评价为“有灵气”,诗性“豪爽”、“热情”,对此有什么看法?

梁平:川渝两地的人都习惯称自己是川人,而川人的整体写作有一个特别的优势,是其他地方的人不太具备的。如果说,其他地方的诗给人感觉是端着脸在写,那么川渝很多诗人的写作,则有种挥之不去、势不可挡的诙谐、机智贯穿其中。但这一定不是刻意,而是好像就储存于血脉之中。

实际上,我觉得用“调皮”可能更准确。川人都很调皮。这个调皮,和他们的激情、幽默是分不开的,自然也会影响到他们写作中对词语的调动。(无论在哪里)你看到一堆人聚在一块,最活跃的一定是川人。

双城生活

来去一杯酒 情感无距离

封面新闻:你曾说“重庆的嘉陵江,重庆的酒,就是我身上的血液”,而之后在成都工作生活多年,这一身“血”可有异化?

梁平:成都是阴柔的,重庆是阳刚的。我的血脉里,确实是阳刚成分太重。而我到成都来一二十年,成都给我的滋养,将我性格上那种“干燥”明显稀释了,消减了,让我的那种来去匆匆慢下来了。

这对于我来讲,我觉得是在修正我的人生。我觉得这就是阴阳互补。(如果)原来我是一个性格上特别强势、特别火爆的人,那么我现在拿年轻人的话讲,是佛系,一个老暖男,暖身边所有的朋友(笑)。

来成都之后,我对社会,对人与事,对生命的体验更丰富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挂在嘴边——我希望我能做一个慈祥的老人,而这个慈祥,它是除了年龄增长之外,更是成都这个城市带给我的一种修身。

封面新闻:谈谈你的双城生活吧,有何独特的领悟?

梁平:我在成都来了这么多年,有一个大家特别喜欢提及的事情。我在成都的时候,要去重庆,我会说,我明天要回重庆了。我在重庆要到成都来的时候,也会对人说,我明天要回成都了。这两个“回”字都是不经意间说出口的,但确是我对两个城市、两个“家”没有生分的认同。

这两个城市对于我来讲或是“合一”了吧,所以说两边都是“回”。可以这么说,这两个城市已融入我的身体,我的血脉。我生命的寄托,我写作的想象力、创造力,都是这两个城市给我的,这里面有我挖掘不尽的宝藏。

封面新闻:你对未来的双城生活有什么期待?

梁平:我这个人从来就不好高骛远,只在乎做好能做的事,格局小,有粗茶淡饭即可。我最希望的是,成渝两地只有一杯酒的距离。就是说我下班了,可以回重庆吃晚饭。我在重庆没事了,晚上我可以回成都吃一个夜宵。这样的生活隔阂没有了,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我始终认为成渝两个城市的发展,无论有多么宏阔的愿景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践行,而最终落实到老百姓的身上,它就是我们在这个城市有幸福感、获得感,生活无差异,情感无距离。

双城文化

守护“巴蜀文化”重塑辉煌

封面新闻:在成渝双城融合的大趋势下,对这两地未来在文艺方面的交流有怎样的预判?

梁平:重庆和成都两地文学艺术的交流还是比较多的。戏剧、美术、书法诸多门类都有密切的交往,文学更是一脉相承。成都是中国诗歌的重镇。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一些诗歌运动、诗人和他们的作品成就了成都。当时重庆就有相当大一批诗人到了成都,现在还在成都的,包括李亚伟、尚仲敏、喻言、何小竹、李永才、赵晓梦、李铣等;四川(成都)在重庆的也很多,比如李元胜、刘太亨、吴向阳、王杰平、宋渠、宋炜等。这个名单很长,重庆与成都分不开了。重庆与成都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地方,从来就没有人把重庆(诗人)和成都(诗人)截然区分过。

有一段时间,(两地文艺)似乎有一种分庭,但这样的分庭它只是表面的,实际上外界对这两地诗人和作品的评价和认同,都不会让他们分庭。因为他们都在巴蜀文化血脉这棵大树上。我觉得很多诗人,无论现在在重庆还是在成都,和我一样,是因为这两个城市相同的文化基因成就了他们。成都的诗人到了重庆,也像回家一样,没有陌生感。至少在我的概念里,两地就没有分开过。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这个国家战略下,是时候重塑和振兴“巴蜀文化”了——抓住天时、地利、人和,把重庆和成都的文化血脉真正无障碍联通起来。毕竟,重庆的“巴渝文化”和成都的“天府文化”,都是生长在“巴蜀文化”这棵大树上的,是这棵大树的血肉相连的主干。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共同精心培植这棵大树,让这棵大树的主干更加强健,只有主干强健,才有“巴蜀文化”这棵大树的枝繁叶茂。

我觉得文化血脉是两个城市最根本的,我们要记住,也要守住。我们应该非常清楚,能够贯穿两个城市社会发展的只有文化。由此,让两个城市重新理直气壮地指认“巴蜀文化”,重塑“巴蜀文化”的辉煌。

比如,两地重要的文学艺术活动可以更深入互动。每年一届的成都国际诗歌周作为中国诗歌对外交流的平台,已在国内国际有了很好的口碑,这是成都的主战场,将来同样也是重庆的主战场。两地作家、诗人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平台,整体呈现巴蜀文化风貌。再比如文学刊物,这是呈现和展示两地作家队伍很重要的载体,重庆有《红岩》,四川有《四川文学》《星星》《当代文坛》《青年作家》《草堂》,川渝6家纯粹的文学刊物可以整合资源,常态联动,这对于两地作家、诗人的整体成长与展示意义非同小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何晞宇张杰

新闻推荐

有人认为送货上门方便业主 有人担心外来人员进小区有风险 物业请业主投票:外卖小哥可不可以进小区?

在紫檀轩小区内,在门卫处等待领取的外卖外卖员送餐时,能不能进小区上门?在每一个小区都会遇到同样的难题。有人觉得,花钱...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