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口水”菜让公筷公勺成为健康用餐标配
疫情袭来,让许多人改变了以往吃“口水菜”的习惯。
围桌合餐是中国人的主要用餐方式,但合餐很容易带来疾病传播。对此,中国饭店协会日前发布倡议,引导餐饮企业开展公勺公筷双筷健康行动,做健康饮食习惯的倡行者。
公筷行动已开始
近日,成都多地发布全面使用公筷公勺倡议书,各地的餐饮企业纷纷响应!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在有条件的餐厅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
3月20日,记者走进锦江区已开放堂食的部分餐饮企业发现,一进店就能看到张贴在醒目位置的“使公筷、用公勺”等宣传标语,店里每张餐桌都提前准备好了公筷公勺。前来就餐的市民李先生看到餐厅的准备后,点赞道:“看到餐厅干净整洁,配备了免洗消毒液、一次性手套、公筷公勺等,细节之处让人感觉非常贴心,既是对自己健康负责,又是对他人的尊重。”
当记者随机采访消费者时,多位消费者表示,由于疫情他们已开始重视并使用公筷公勺。“我们家现在正在尝试使用公筷,但还是有些不习惯。”市民程女士说。市民乔先生表示,自己家专门买了双颜色不一样的筷子用来充当“公筷”,外观区别大,易于辨认。不过,仍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在自家吃饭没有必要使用公筷公勺。
多种病原体可经口传播
进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到底有没有必要?据呼吸科医生介绍,目前,所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可能的粪口传播。
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在传播途径上,增加“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医生介绍,家庭进餐或外出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能减少经口传播及接触传播疾病的感染。
经口传播即通过“消化道传播”或“粪口传播”,经口传播的疾病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入体内而感染,这类病原体有很多。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有:甲肝病毒、乙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克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志贺菌、霍乱弧菌、肠道致病的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肉毒梭菌、幽门螺杆菌等。使用公筷分餐,可以有效阻断经口传播疾病的感染。
使用公筷分餐,可减少接触传播及经口传播,并不是防范他人,而是保护他人的表现。家庭进餐提倡公筷分餐也是有必要的,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幽门螺杆菌,那么使用公筷,即可切断传染。使用公筷分餐特别有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预防胃病的发生。
本地链接
成都发起“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
切断病毒“口口相传”的传播途径,做好舌尖上的防疫。3月3日下午,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牵头,联合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向全体市民发出了“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呼吁广大市民,就餐使用公筷公勺。
记者走访调查中,进餐时使用公筷公勺的市民向记者现身说法。“提出使用公筷后,开始家人有些不解,但是向他们讲解了其中利害,大家也都接受了,如今吃饭时仍其乐融融,亲情在,更健康。”市民郭先生说。很多市民表示,待疫情结束,仍要将使用公筷公勺这种的健康进餐方式延续下去。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表示,实行分餐制,不仅能预防和减少多种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可以按需提供餐食,减少食物浪费。餐饮企业可根据不同业态和规模,采用服务员餐桌分餐、上菜前分餐、自助餐、摆放公勺公筷等多种分餐方式。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李欣璐
新闻推荐
作为医院援湖北医疗队的队长,三六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博士秦克,也是武汉国博方舱医院首批“开舱”人员,每次进舱8...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