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幽灵菌”因合餐横行

青岛早报 2020-03-30 06:55 大字

据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疫情当前,分餐制再度成为热词。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伴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分餐制再度进入社会视野,而与共餐密切相关的幽门螺旋杆菌也再度引起人们关注。为何幽门螺旋杆菌有“一人得病,全家感染”之说?它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餐桌革命”对防控食源性疾病有何作用?

我国成人感染率达50-60%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成人感染率高达50-60%。

为何我国会有如此高的感染率?专家指出,“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Hp的主要感染途径。前者即经由唾液传播给他人,后者即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传播。

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半年前,一位患有口臭的病人前来就诊,排除其他原因后,潘红英建议他去做Hp筛查,检查结果呈阳性。经过用药后,患者得到治愈,检查结果呈现阴性。但最近,这位患者又来了,Hp检查结果复阳。一问才知,他们是四口之家一起用餐,所以这名患者应是在治愈后,因为共餐而再次被传染。共餐与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关系可见一斑。

潘红英说,“一人得病,全家传染”的例子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家庭共餐制导致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传染。

胃中“幽灵”关乎群体健康

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有多大?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微创中心医生伍映鑫说,Hp和一些上消化道疾病发生有紧密联系,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Hp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增加2至3倍,而在发展中国家,约有63%的胃癌病例与Hp感染有关。

此外,幽门螺旋杆菌的“战斗力”也很强。除胃黏膜外,人的唾液、牙菌斑和粪便中,都有Hp的“身影”。伍映鑫说,宿主感染Hp后,它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胃黏膜损伤,包括Hp定植、损害胃黏膜屏障、炎症与免疫反应、毒力基因造成的损害、感染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调节失衡所致的胃酸分泌异常等。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景南说,尽管多数Hp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所有Hp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

伍映鑫说,鉴于幽门螺旋杆菌与多种癌症、炎症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一旦出现泛酸不适、饱胀等消化道症状,要及时就诊。而幽门螺旋杆菌的预防尤其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实行餐具的消毒,推行公筷制、分餐制。

“餐桌革命”势在必行

要避免幽门螺旋杆菌的人际传播,共餐制的危害不应忽视。潘红英说,除幽门螺旋杆菌外,共餐制还可能会引起多种疾病的传播,比如甲肝、霍乱、戊肝、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脊髓灰质炎等,这些疾病在共餐的情况下都有传播风险。

多位专家指出,随着疫情促使分餐制再度成为热词,我们应该借此机会推行“餐桌革命”,守护“舌尖上的健康”。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刘雅娟也提出,“餐桌革命”与个人健康息息相关,应该将“餐桌革命”作为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国民营养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有关举措也很有益处。 据新华社

// 快评 //

让小习惯带动大文明

民以食为天,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前,围桌而坐,讲究的是团圆和美;而今,人们发现“万筷齐发”还会带来细菌、病毒以及巨大的感染风险。为了小家大国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分餐制势在必行。

专家认为,中国之所以胃癌发病率高,跟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有直接关系,而高感染率又跟我们的合餐方式密切相关。这促使我们不得不对既有饮食习惯进行一场大反思。

许多人认为,合餐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饮食习惯,不好改、改不好、不改好。事实上,分餐制并非西方人专利,其发明人正是华夏祖先。早在商周时期,上至宫廷、下至市井都采用分餐制,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许多历史壁画也描绘了一案一人、分餐而食的场景。到了唐宋,因胡人高脚桌、高脚椅的引进,围桌而坐才初露头角。直至清朝的“满汉全席”,合餐制才彻底流行。可见,分餐制并非西方“舶来品”,也并不违背中国传统文化。

共用一桌菜,病毒跑得快。专家提醒,在海外疫情持续暴发、国内疫情尚未消除之际,合餐不仅存在新冠病毒通过餐具、唾液传播,进而引发疫情“二度抬头”的隐患;而且放之长远,即便疫情过去,“万筷齐发”依然是幽门螺旋杆菌、甲肝等借助混用碗筷蔓延的“帮凶”。聚餐追求的不仅是味道,也应兼顾安全。

以疫情为契机,形成现代饮食文化的更高文明,分餐制不仅是应急之需,更应是长久之计。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科技部给成渝等四城“划重点” 人工智能 创新运用

重庆充分发挥重庆在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基础良好、应用场景丰富、基础设施健全等优势,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重点领域加强技...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