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最细处直径仅1.5毫米,上下肢血压差与正常人相反为重疾新生儿改写“心的生命”

成都日报 2020-03-26 01:28 大字

正常的主动脉

患儿主动脉

2月27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然而她的父母还未来得及享受新生命降临的喜悦,一个重重的现实差点把他们击垮——宝宝有严重而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经医院心脏大血管三维CT重建后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及重度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幸运的是,该院小儿心脏外科的专家们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面对这种复杂的病情,医生们通力合作,3月12日,小女婴在医院小儿外科、手麻科、超声科的协作下接受了一期矫治手术,手术圆满成功,目前患儿生命体征平稳。

新生命带着重疾降生

2月27日,这名小女婴刚刚降临时,便被诊断出罕见的复杂型心脏病,医院随即展开多学科会诊。参与会诊的小儿心脏外科专家、张利兵副院长说:这是一例复杂而罕见的病例,患儿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交界处的主动脉明显变细狭窄,最细处主动脉直径只有1.5毫米。常规来说,主动脉缩窄处横截面积小于正常40%即应手术治疗。

患儿如此缩窄的主动脉给其身体带来很大的影响:其上肢血压(88-98/56-58mmHg)明显高于下肢血压(68-72/32-33mmHg),这正与正常人相反,上肢及头部血压会越来越高,容易出现动脉硬化、脑出血等疾病;而其胸腹、下肢因为主动脉严重缩窄而供血不足,新生儿期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手术治疗是唯一选择。

为保证新生婴儿得到及时又安全的手术治疗,由张利兵副院长亲自主持,医院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超声科、医务科共同参与了术前讨论会,经过慎重分析讨论,张利兵副院长及团队决定为患儿行一期矫治手术。

心脏专家出手

最大限度保持患者主动脉

看着几乎绝望的家长,心胸外科小组主管医师赵津亮详细为家长讲解新生儿的病情,不断安慰他们:“手术虽然复杂,但是凭借我们丰富的救治经验,新生儿会较为顺利度过这一关的,请家长对我们、对孩子要有信心。”医生的话如涓涓暖流,浸润着患儿家长的心田,他们表示,一定积极配合医院治疗。

张利兵介绍,主动脉缩窄合并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属于复杂性先心病,手术一期矫治的风险极大,但考虑患儿合并巨大房室缺损,分期手术短期内仍然不能改善患儿的生活生存质量,手术治疗主要方法有四种:①将狭窄的主动脉切除,剩余主动脉断端吻合;②人工血管补片加宽缩窄段主动脉;③缩窄段切除及人工血管置换;④切除左侧锁骨下动脉,作为新的主动脉吻合。最终,专家选择了第一种手术方案。

张利兵副院长介绍说,之所以选择第一种手术方法,是因为第一种虽然难度大,但最大限度保持患者自己的主动脉,不使用人工材料,避免后期可能狭窄导致再次的手术;避免切除左侧锁骨下动脉对人的影响。

体外循环140分钟

医生给了她生的希望

3月12日,患儿在小儿外科一病区、手麻科、超声科的通力配合下完成了手术,经胸骨正中入路,在体外循环下将患儿的心脏向上吊起,自心脏后方游离主动脉弓部及降主动脉,结扎动脉导管并切除主动脉弓部狭窄段,近远端主动脉吻合后上下肢测压,压差明显改善。紧接着补片修补房室间隔缺损,整个手术过程一气呵成,体外循环140分钟,手术70分钟。

经过了最危险的术后风险期,目前该女婴病情稳定,已顺利拔出了气管导管。

吴敏 本报记者 余星雨 文/图

新闻推荐

正与医生通着话 心梗就发生了 与时间赛跑,市五医院为心梗患者打开绿色生命通道

支架植入后,造影显示“粗大前降支血流完全恢复”脱离危险的曾先生深感幸运典型病案今年55岁的曾先生最近反复出现胸部闷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