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先行 共建成渝绿色经济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专访省社科院专家王小琪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专访省社科院专家王小琪 王小琪
四川盆地上的巴与蜀,形成了中国广袤地域中的一对“双子星”,同处长江上游地区的成都与重庆,水域相通、地域相连,肩负着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共同使命。
2020年,目光再次聚焦到这片土地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王小琪看来,“高质量发展”并非是生产生活一条腿跑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其题中之义是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核心是一个绿色经济圈。”3月23日,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王小琪表示,成渝两地要唱好“双城记”,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抓好治理保护,打赢“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共建成渝“双城”绿色经济圈。
唱好“双城记”打赢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
绿色发展的内核有迹可循。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视作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外,还提到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要求成渝两地在碧水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中共同发力。”王小琪说。
成渝两地共属长江经济带,王小琪提到,两地在碧水保卫战中应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决策部署,以河(湖)长制为重点,在新增跨界监测断面实现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统一监测、统一发布预警,推进重点断面、重点小流域、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等治理,并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整治。
在蓝天保卫战中,成渝两地可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依托数字环境系统、“散乱污”企业整治督查平台、“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强化污染源精准管控,加大“多尺度喷雾(淋)除霾技术”等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要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根据调查成果,布设国控、省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定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王小琪建议,成渝两地还可以共同发起净土保卫战,推进土壤治理与修复,逐步建立起土壤污染综合防控体系。同时利用物联网、GIS地理信息、大数据、环境模型等技术,对环境要素进行全面感知、实时采集和自动传输,动态、全面、准确掌握园区环境污染排放、治理设施运行及环境质量状况。
共同开展整治行动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王小琪说,成渝两地还可以共同开展重点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绿色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此前,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协同立法已有诸多成效,这也给成渝两地带来启发。王小琪说,成渝两地可学习借鉴长三角、京津冀关于生态环保协同立法的经验,加强立法协同、联合执法,推进生态文明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进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秦怡
新闻推荐
3月24日,记者从成都市网络理政办获悉,为保障疫情期间市民公共交通出行安全,成都“天府健康通”联合哈啰单车上线“骑行健康...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