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发布《成都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应急防控能力清单》 主动激发“宅经济”应用场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杨晨
一场无声的防控阻击战打响之后,危机和机遇并存。在看清自己相关产业发展短板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需求出现后,如何应对新行业产生和发展的挑战。
在此次发布的《2020成都市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中,提出了要创新驱动产业功能区提质增效。除了以科创空间为主阵地继续培育创新生态外,更是结合当下疫情防控的需要,聚焦硬核科技强化企业孵化培育。
不仅如此,成都也关注到了当下已崭露头角的新兴业态,并给予其更多落地和生长的机会。
成果转化+专业孵化+投融资
推动创新成果产品化、商业化
疫情发生后,“成都造”与时间的赛跑未曾停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科研攻关队伍中,争分夺秒进行疫情检测防控等相关研发项目。
而此次《计划》中可见,成都市也将以科创空间为主阵地培育创新生态,聚焦硬核科技强化企业孵化培育。结合新冠疫情暴露的医疗设备、智慧管理等硬核科技攻关需求,重点在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成都科学城、成都新经济活力区等科创空间内着力打造“成果转化+专业孵化+投融资”核心功能,协同提供培训交流、专业咨询、推广应用等服务,着力推动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快速产品化、商业化。
同时,成都也将推动科创空间头部企业与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合作,构建新兴产业创新联合体,快速推进产品技术迭代创新,并且推动科创空间新经济企业与前沿研究机构合作,前瞻研判创新场景产品。
此外,还将在功能区加快布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托成都科学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大力推进天府实验室、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成都超算中心、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系统研究装置、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创新平台,争取航空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相关产业功能区。建立区域科技数据中心,加快市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推动基础科研资源向功能区开放共享。
激发“宅经济”应用场景
主动塑造功能区新经济应用场景
疫情催生“宅经济”,线上购物、线上医疗、线上教育等需求大幅度增长。着眼“新冠疫情+”延伸需求,整合成都新经济相关产业功能区在物流运输、远程诊疗、数字治理等方面的产品服务,成都市要主动激发以居家生活为主的“宅经济”应用场景,定期发布《成都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应急防控能力清单》,为功能区内新经济企业提供新兴场景落地应用机会。
聚焦“人工智能+”、“5G+”等重点领域,在成都科学城嵌入数字经济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成都医学城嵌入医疗大数据及AI应用场景,在成都新经济活力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嵌入5G应用与网络视听等应用场景,在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等嵌入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场景,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区新经济生态。
此外,还将大力推进智慧产业功能区建设。落实《成都市产业功能区精细化筑基行动计划》,将于今年12月前构建完成产业功能区基础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推动国星宇航等新经济企业与有条件的产业功能区开展合作试点,以AI卫星实时成像地图为基础,建设功能区信息导航可视化应用,推动功能区智慧化运营。
“三生”融合发展
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
在近日召开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成都提出当前要全面启动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和特色鲜明的新型产业社区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政策专业化水平,构建专业化管理服务体系。以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动静结合、独立成市理念统筹生产圈和生活圈,将产业社区打造成为产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如何持续推动产业社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计划》中明确,在促生产方面,要聚焦产业社区产业项目的招引和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全市力争2020年产业功能区引进高能级产业化项目270个以上,按季度组织66个产业功能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解决住房问题,成都市将项目化、清单化推动人才公寓建设,完成全市年度3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设目标;落实《成都市人才公寓租售管理办法》,完善人才资格认定及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人才多元化住房需求。
同时加快推进32个产业功能区周边配套道路建设,加快推进304个功能区内部骨干路网建设,鼓励科创空间与TOD建设有效衔接,优化轨道交通接入,同步打造区域公共交通枢纽。
为完善产业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成都将做实新冠疫情防控,着眼于公共卫生防疫、智能人流管控、在线生活服务等新需求,促进产业社区智慧化、网络化建设。加快推进659个全市功能区教育、医疗、文化等8类18项基本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等功能区地标性商圈建设,构建高品质生活消费场景。
此外,在营造产业社区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上,成都将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功能区推进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模式创新、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依托轨交形成“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区域绿色生态脉络。
新闻推荐
成都公积金抗疫减负措施出台企业每月减少成本支出3800余万元
本报讯(记者缪梦羽)记者昨日从成都公积金中心获悉,截至3月15日,成都公积金中心已办理受疫情影响调低比例单位共计259家,其中15...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