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时期的阅读

华西都市报 2020-03-07 01:51 大字

□夏钦(成都)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出门”几乎不可能;同时作为一名高三学生的家长,不能影响孩子上网课的漫长时间该做什么呢?我选择了阅读,用阅读来化解内心的焦虑、对抗疫情导致的恐惧与无助。

先晒一晒数据吧:从春节至现在整整40天的时间里,我翻读了25本书,大概有五六百万字吧,陆陆续续做了两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完整听了2本书的音频和4场云上讲座。

我的阅读分为纸质、音频与视频三种,根据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环境甚至不同的心境而定。春节回老家,实际上只待了两天,家人团聚聊家常之余,看完了格非的《月落荒寺》。说来惭愧,这仅是我读过的格非的第二本作品,两年前的《望春风》看后就喜欢不已。初二回到工作岗位,晚上面对窗外冷清的街市和电视屏幕上揪心的疫情数据,以及各种无助的镜头画面,为抚平内心莫名的忧伤和焦虑,我找出买了半年多没来得及看的格非《江南》三部曲的第一部《人面桃花》。

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收集到大脑的负面信息不能占他收集到全部信息的40%,对抗焦虑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转移视线,醉心于自己喜欢的一项工作中,于是阅读就成了个体抗疫的一种生活方式。十多个同样无助的夜晚,在每天守着电视看完几乎全是疫情的新闻之后,一百万字左右的三部曲,就在指间一页页的滑落。格非构建的文字世界有着让人着迷的魅力,在古典、诗意、先锋、前卫之间穿梭,切换自如,真后悔进入他的文字世界太晚了。

正在书柜中无新书可读,准备重温一些书籍时,眉山的朋友寄来以本土作家为主创作的15卷本《苏轼全传》。重温了一遍苏东坡千年前走过的足迹,再次被他的乐观、率性、聪慧深深折服,为他的命运沉浮、坎坷而叹息。一边读一边在想,如果苏东坡穿越到现在,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上下班开车的路上,以前的习惯是听新闻,或者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但现在,手机每天满屏滚动的都是关于疫情的新闻让自己深感信息过载——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关心新闻是天然的职业需求,了解各地的疫情以及吸收借鉴不同媒体的报道,更是一种刚需,但短暂的离场也许可以理解。我把这段离场支离破碎的时间给了音频,想在一些音频中寻找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考思路。于是,我选择了逆流而上,听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尽管这也是多年前看过纸质版的书。一百年的风云激荡中,苦难的中国到底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呢?每一次大的变革中,经济的走势又如何?随着复工复产越来越多,生活节奏越来越趋向于正常,城市街区也越来越堵,以前听一节多就能到家,现在听着听着三四节完了才能到家。尽管如此,内心却慢慢走出了当初的恐慌与迷茫。

“宅”在家中的另一种可能,就是听专家的各种讲座来对抗疫情。疫情期间的国际关系走向如何?如何实现疫情期间的家庭理财?疫情后的行业将如何重构?这段时间,几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也不断浇灭心中的块垒。

关于阅读,平时我们说得最多的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疫情期间,如果你“宅”在家中的生活方式是阅读的话,它有可能会成为你抗疫的精神安慰剂和向上生长的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万亿俱乐部”重点项目清单:哪些领域迎来新风口?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受疫情影响,在今年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近期,中央多...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