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十几个小时 她带着厨师从成都奔赴武汉 为医护人员送餐

澎湃新闻 2020-02-28 09:22 大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在决战之地武汉,有一群“平民英雄”默默付出鲜为人知。他们虽不是医护人员,但也活跃在城市抗击疫情的各个战线上,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义无反顾的坚守自己的“战场”,为抗击疫情加油助力。他们都是各自生活里的平凡人,决战之时却了却留下了不平凡的身影。(图为武汉江岸环卫集团工作人员正在武汉街头清运生活垃圾。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来自四川的刘女士是一名餐饮从业者,今年2月初,她了解到,武汉许多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便决定带队赶去武汉为医护人员做饭。经过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后,2月3日,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十几个小时,驾车从成都赶到武汉,第二天就开工做饭,并免费为医护人员送餐,每天要为医院送去400至600份盒饭。刚开始,由于没有防护服,她穿着雨衣,开着自己的车,奔走在各家医院,被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雨衣妹妹”。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2月24日,在武汉市江岸区黄石路汉口大药房,丰枫把为居民购买的药挂在身上。当天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丰枫和另外两名同事前往黄石路汉口大药房,帮居民购买重症慢性病药物,因连续两天没有排到号,24日这天在药店买到的药有近100份,带去的箱子装不下所有药物,丰枫索性将其中小份的药串成两串挂在身上返回。

1986年出生的黄菲是郑州公交二公司B38路公交车车长。她所驾驶的线路是郑州市公交主干线之一,途经76个站点。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岗前的个人防护、测量体温,发车前的车辆消毒、填写记录表,每一项她都认真完成,没有丝毫马虎。“在这个特殊时期为大家提供出行便利,只要乘客有需要,我就有责任坚守到底。”黄菲说。(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个春节王永朋没回老家甘肃安阳,他报名担任高德医护专车志愿者,开着年前刚买的新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因为住在武汉新洲区,距离江汉、武昌等老城区有相当一段车程,他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出车,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休息,一天接送几十位医护人员上下班。每次到达目的地,医生和护士下车后做的第一件事,总是向他致谢,还有不少人硬要塞钱给他,王永朋每次都微笑着退回了。

2月22日,王春波在药店内为居民配药。王春波是武昌天济大药房锦绣江南店的一名店员,在武汉下达“所有小区全面实施封闭管理”的禁令之后,很多居民买药成了麻烦事,尤其是独居的老年人。她知道后,主动联系物业告知大家,如果有需要,她可以上门送药。现在,她和同事每天要派送100多单药品,大部分都是“三高人群”服用的药。王春波说:“关键时期,大家都是在相互帮忙,这就是很平常、很普通的一件事。”

肖雅星是一名“90后”武汉姑娘。在1月23日武汉停运市内公共交通后,很多一线医务人员回家很不方便。热心的肖雅星在微信群里号召建立“医生驿站”,免费为医务人员提供酒店住宿。目前,武汉有300多家酒店加入“医生驿站”,还有很多机构和爱心人士,发来口罩、手套等物资,希望通过她转赠给各个医院。肖雅星说,“感觉身边有很多小伙伴,大家在一起去努力,帮助武汉早日战胜疫情!”

罗宗平是武汉一物流配送站的站长。每天派送的范围,包括武汉协和医院总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等发热定点医院。从1月24日起,他就没回过家,一直住在站点附近。家人曾劝他回家休息,但罗宗平说,我们每天配送的包裹里有不少各地援助的医疗物资。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配送,我要做好这份本职工作。

37岁的江西人周卫,是大润发超市武汉姑嫂树店的蔬果课主管。武汉宣布公交停运之后,周卫要从15公里开外的家,骑1个半小时的共享单车赶往公司。之后公司协调了几台公交车接送员工,他才终于不用每天骑车往返3小时上下班。他已经如此坚守一个多月。周卫说,“期待这场疫情早些过去,我很想抱抱女儿和妻子,但现在不能停,我们休息了,老百姓就买不到菜了。”

2月22日,胡博将要配送的生鲜货物搬运至电动车上。胡博是武汉一家超市的生鲜配送员。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前一个小时,家人还在给胡博打电话,劝他回家,“看能不能请假,不行就离职。”他却选择留下。此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休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为把生鲜产品送到更多的市民家中。

2月22日,蔡彬与同事在日海方舱医院内做交付前最后的布置。蔡彬是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90后”施工员。从1月25日至今,他一直奋战在紧急医疗项目的建设现场。刚参加完火神山医院的抢建任务,他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接到号召,马上又转战方舱医院改建现场。他说“我不是医生,但我也在战斗,希望武汉早点恢复正常,美好温暖的春天早点到来!”(出品:像素笔记工作室)

新闻推荐

抗疫“夫妻档”

□卡之洛娃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万家团圆之际暴发。在这个特殊时期,众多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坚守在最前线,为市民...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