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城文江祠
在文江祠采风的摄影人
□社区记者 郑景瑞
达城之北、凤凰山下、通川北路以西有处院落,小巷和社区均以它命名,这就是文江祠。文江祠为四合院,砖木结构,达城文姓家族的祠堂,据传为南宋政治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的后裔所建。
文天祥的先世本居四川成都,唐朝时的第五代由成都迁往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诞生于此。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天祥,20岁那年中状元后开始为官,累官至宰相。文天祥忠君报国、清正廉明、刚正不阿,视死如归。他讽刺权贵,不怕丢官;耗尽家财,率兵收复大部失陷疆土;奉命赴元军议和,敢于当面斥责元朝丞相;他逃脱后再次聚兵抗击元朝,因弹尽粮绝,敌众我寡而被俘。狱中,文天祥不为元朝许以的高官厚禄所动,始终保持不屈气节,决不投降。在身陷囹圄、国已亡、家将破、身将死之时,文天祥留下遗书,并告诫后裔“定当饱读诗书,以知礼明义;更当精学技艺,以营家安身。不求入祠被颂、进庙被供;江湖路阔,立身之道广矣!”1283年,文天祥从容就义,年仅47岁,留下忠孝节义的高尚品格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文天祥的后裔牢记祖训,饱读诗书,遍学技艺,入仕则贤,学艺皆精。清朝年间,文天祥后裔中,有两兄弟持纺纱织布技能,来到绥定府开办纺织作坊,从事纺棉,织布,漂染。他们凭借精湛技艺、诚信经营和辛勤劳动,获得丰厚的收益,并决定在绥定府安家落户。经过多方考察,他们选择在离城不远、凤凰山下、上风上水、环境优美、地势开阔的大地坝,修建起一座四合大院,作为崇宗祀祖、联络宗亲、安居落业的地方。因宗族文姓,先祖在江西,加之院落地处通川江(今州河)畔,得名文江祠,其深层意思:文贯古今,江达四海,祠显荣耀。文江祠建成后,绥定府的文氏后裔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纷纷前来这里认祖归宗、祭祀祖先。不仅如此,文氏两兄弟诚邀四方名人,相聚文江祠,谈诗论赋,并借文氏祖训和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诗韵,著诗一首:“文知礼义技安身,江湖处处可觅春。祠无庙空何惶恐?丹心映日不零丁!”
清末,出现了现代化纺织工业,文氏两兄弟后人不安于作坊式的纺织生产,带着技术,到江南开办纺织厂,文江祠也出售给了他人。然而,忠孝礼义却继续传承。解放前,国民党部队的一个连驻进了文江祠,不愿为国民党效劳的大有人在。一个姓李的勤务兵厌恶国民党的腐败,不愿当兵与共产党打仗,想回老家营山。为出逃创造条件,他主动攀关系,认附近住户李国珍为姐姐,想办法逃出文江祠,逃离国民党军队。这天一大早,勤务兵穿着李国珍老公陈大文的衣服,带着草帽,偷偷地溜出文江祠。杨连长喜欢吃陈德玉母亲做的咸菜,半天不见勤务兵回去,就叫太太向陈德玉的母亲了解“小李来没来买咸菜”,回答没有。杨连长情知不妙,勤务兵逃跑了,立即命令一个班的人到凤凰山搜寻,但毫无结果。
解放前夕,文江祠住进多户人家,有自购的,有承租的,这些住户中没有一个姓文的。朝门左右两边分别住着潘志华及罗仁华。进入院子的左边,依次住有苏正奎、陈大文、张文华,院子转角处是曾福星、陈光大,正堂屋住的唐德仁,旁边杜儒星,右边转角处住的是吕先正,右边是罗万文、王代珍。1958年大办食堂的时候,生产队将达巴路口的房子与唐德仁的房子调换,并将堂屋作为食堂,今为文江祠社区公房。
时序更替,城市发展,文江祠已发生了变化,成为城中的院落,昔日的辉煌不在,但忠孝礼义却感染、熏陶着文江祠社区一代又一代人,知书达理、先进模范层出不穷。这里先后走出黄子慰、潘松1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不乏专家、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以及周永华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等。他们与文江祠社区居民共同书写着忠孝礼义新的篇章。
(此文采写中,得到刘建、陈德玉、潘光华等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新闻推荐
大疫面前有大义。为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助力,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2月7日,成都市文联、成都商报社联合主办,成都市美...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