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武汉 □常龙云
去年九月,我赴武汉学习,下榻东湖宾馆。早晚漫步东湖岸边,赏秋水长天,气吞云梦,万万没想到,新冠病毒肺炎似阴谋暴乱者,潜伏在长江北岸,选择在四个月后的春节之时,突袭了这座两江汇流,百湖环绕,有江城美誉的城市。
春节在张灯结彩的繁忙气氛中,欢天喜地而来。我把年逾古稀的父母从达州接到成都过年,武侯祠大庙会、洛带古镇灯会、三圣花乡赏梅、宽窄巷品小吃、青龙湖环湖游,都列入了春节活动计划。
忽闻钟南山院士“病毒人传人”的断喝,盲目欢欣的人们才骤然惊觉。武汉深夜封城,更是给人当头一闷棒。那可是千多万人的大城市啊。疫情蔓延,恐慌加剧,如阴霾笼罩,挥之不去。
除夕,陪家人辞旧迎新,我想起失去欢颜的武汉,多少人痛苦煎熬,多少人踉跄奔波,多少人求医告药,心里就满是悲凉。入夜,我翻看武汉学习的照片,欢娱情景历历在目。极目楚天的黄鹤楼真个空悠悠了,摩肩接踵的汉正街也寥无人迹,夜晚的珞珈山还有火树银花吗?
原定春节期间的聚会、出游,我们都一一取消。大妹在电话里说,今年就不来拜年了。正月初一,儿子开车载我们去附近的玉石公园玩。游人稀少,多戴口罩,捂紧鼻子嘴巴,露一对眼睛骨碌碌转,见了没戴口罩的,避之如避瘟神。
我去附近几家医药店,口罩、消毒酒精早断货。妻翻箱倒柜,找到两个口罩。我在茶柜找出半瓶煮咖啡的酒精,稀释了消毒用。看到网上有人自制口罩,妻找出小毛巾,让我制作了三个口罩。虽是三无产品,也许阻挡不了病毒穿透,但有胜于无。大妹闻讯,给我们送来20个口罩、1瓶消毒酒精。
大街上宣传车喊话,楼下小喇叭不歇声。经历汶川大地震锤炼的四川人,也无法淡定了。我下楼去买烟,单元门口和告示栏,都张贴了告示,呼吁少出门,宅家也是作贡献;大门口多了戴红袖章的志愿者,严查出入人;红灯笼、彩旗高挂的电杆、行道树上,拉起了一幅幅抗疫标语。一场大战,全民总动员。
正月初四,立春。网上一片欢呼,春天来了,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然而,现实却很严峻、残酷,疫情第一波正涌向高潮。武汉传来的疫情信息令人惊悸。成都和我的工作地达州,防控措施逐步加强,消毒、测体温、发放出入卡、统计出行、封闭管理等,严防死守。街巷空了,唯见交警、快递小哥、环卫工的身影。青龙湖公园游玩、晒太阳、放风筝的人们也消失了,只有草木在春风里萌动。
我向来讨厌玩手机,见儿子玩就金刚怒目。禁足在家,我也成了手机控。吃饭看,走路看,蹲马桶看,一刻也难离开。早晨醒来,首先摸枕边的手机,浏览疫情实时动态。统计数字呈红黄蓝黑四色,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生命状态,确诊、疑似、治愈、死亡。数字不再是数字,是飘散的怨魂,是挣扎的生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看到众志成城、八方驰援、全力抗疫,也看到惊慌错乱、奔走呼号、哭泣哀痛。网络众声嘈杂,卷起阵阵舆情风暴。比起沉默,发声也是力量,即便是苛责、批评。国难当前,我们需要力量。久看手机,眼花、胸闷、头昏脑胀,身体不适,神经兮兮,情绪仿佛也感染了病毒。我发誓要戒手机,然而没过多久又捧在手心。疫情当前,武汉沦陷,同胞有难,我怎能不关注呢。
正月初十,午夜,一阵剧烈摇晃让人发懵。妻大叫,地震了!网上快速反应:震源,成都青白江区;震级,4.7级。本是雪上加霜,成都人却将悲剧反转成欢戏,娱乐段子令人捧腹喷饭。苦中也要作乐,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多么坚强。
风,吹面不寒。我站在屋顶,站在春风里。郊外油菜花金黄片片,小区的红梅、樱桃、玉兰和海棠争香斗艳。然而,不见踏青者,也不见赏花人。幸有小鸟枝头嘤鸣,让这个春天不至于太寂静。
往日车流滚滚的成渝高速路上,偶尔才有车过。春阳暖照的青龙湖公园,旷无人影。头上轰隆隆声响,一架飞机穿云破雾,向东南方飞,那是去湖北武汉的方向,也许是又满载救援医疗队或救助物资吧。
我想起江城的朋友们,邀我东湖夜宴的小李,带我游武大的老张,编辑我小说的哨兵,你们可安好?这场人与病毒的战争,无论结局如何,只有对那些有幸挺过来的人,才算胜利,对那些不幸被夺去生命的人,永无胜利可言。我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无一例外都说还好,似乎不想多谈,不愿揭伤疤似的。我想进一步了解当下武汉的情况,哨兵说,禁足在家,和你们差不多,主要也只能从手机上了解情况。一时无言。我换了轻松口气,热情相邀,疫情过后来成都,我请你吃正宗四川火锅。
都好,我也就心安些许。
新闻推荐
(上接01版)去年年底,青白江区农业农村局着手搭建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农户可以随时与农技专家线上交流。疫情防控期间,平...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