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都 创 客“鲜小厨”孕育社区生鲜新赛道 保障居民菜篮子,服务覆盖超300个社区

华西都市报 2020-02-21 01:50 大字

成 都 创 客保障居民菜篮子,服务覆盖超300个社区 疫情期间,“鲜小厨”生鲜直达社区。

自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居民面临着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为了保障粮油蔬果肉的供应,各地在行动,为阻击疫情筑起坚强后盾。

百姓餐桌也是民生大事,如何在疫情期间,保障好民生的“菜篮子”,守好百姓的“米袋子”,为居民提供基础的物资支持,本期《成都创客》对话新希望”鲜小厨”创始人,来听听他们公司是如何打好这场复工战的。

跨行业转型深耕“农业”

打通生鲜食材多环节链条

“我希望能用新的思维方法,去帮助一个实业或者一个行业去做一点事情。”这是徐大川在与记者聊天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几年前,在复旦大学攻读完金融硕士的徐大川,和大部分同专业的学生一样,毕业后进入了金融行业这个领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这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刚好那时新希望集团有一个项目,给了想要做实业的年轻人一个创业的机会。”于是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再三反对,他毅然从上海辞职来到了成都。“心里总有一种声音告诉自己,哪怕这个事情很小,至少在四五十年后,我再来回顾我这一生,有一些事情能让自己骄傲。”

成立“鲜小厨”的初衷,源自徐大川对行业痛点的洞察。数据显示,全国50%以上的食品消费用于生鲜,2018年我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超4万亿元。其中,生鲜电商行业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103.2亿元,渗透率仅为5%左右。

在徐大川看来,传统的菜市场和社区店,生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要经历产地合作社、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等多个环节。中间环节过多、链条过长,这给传统生鲜市场带来了很多问题:中间商层层加码,生鲜在产地的卖价与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有很大差距;同时,层层流通损耗率高达30%,也会以最终售价转嫁给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层级越多越难追溯,食品安全存在隐患。“有没有一种模式,可以把社区店的即时可得,与电商的短链条和便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呢?”徐大川一直在思考,基于这样的想法,“鲜小厨”社区生鲜新零售在2019年正式上线。

辗转全国7城调研15个月

生鲜前置仓初见雏形

虽然有着对实业的一腔热血,但在徐大川看来,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困难也是比较多的。在“鲜小厨”筹备的一年多时间里,徐大川带着他的团队调研了全国7个城市、超百家终端业态、20家行业头部企业、5个生鲜基地,走访了数百个社区家庭。“我每天走的都是田间小路和农场农产品基地,刚开始穿着西装去小区里跟大爷大妈聊天,想了解他们的需求,一些管理严格的小区,人家就说我们这地方不让卖保险的进。”徐大川笑中藏着苦涩。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15个月的风吹日晒和四次战略转型方案的打回修改后,“鲜小厨”初见雏形。后来徐大川将跑来的一手数据进行数字化加工,形成一套有效管理的供给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智能库存预测,还确保了每个社区的前置仓都能更符合本地化需要,有效降低了生鲜库存损耗。“我们不做3-5公里的大生意,每个前置仓只服务好1-3个社区,确保品质、时效和品类的确定性。”徐大川说。

战“疫”后勤保障

“鲜小厨”生鲜到社区

在疫情期间,鲜小厨开发上线了“新希望鲜小厨”生鲜电商小程序和“新希望鲜小厨”移动生鲜站。

小区居民晚上8点前在微信小程序预约下单。晚上8点后,六个农产品上游合作基地开始下地采摘,第二天早上5点完成装车后,就开始发车挨个运送至小区,送达后转交物业、门卫或志愿者,按照分时、分楼栋发放,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采购到新鲜食材。

徐大川告诉记者:“目前,在成都我们已经有118个生鲜前置仓,疫情期间,我们还和成都许多小区的物业服务中心合作,已经开通160多个小区的生鲜直通车,还有70多个社区与我们取得联系,要求开通,我们正在加急处理。”预计在这个月鲜小厨能达到500个前置生鲜仓,更大范围地保障居民“菜篮子”,实现特殊时期“生鲜到家”的闭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金玺

新闻推荐

拒戴口罩抓伤民警 这名男子获刑八个月

本报讯(记者向晓文)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2月19日上午,成都高新法院采用远程视频开庭方式,依法快速审理了一起妨害新冠肺炎疫情...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