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再迎两名治愈病例 出院时,他向医护深鞠一躬

成都商报 2020-02-09 03:20 大字

治愈患者小罗出院时接受媒体采访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又有两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至此,该院一共治愈25名病例。

可能在飞机上感染

治疗过程总体比较轻松

患者小罗,男,23岁,因咳嗽、发热3天,于2020年1月26日10:15收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入院前7天到武汉旅行,返蓉后出现咳嗽、发热。

昨日上午,23岁成都小伙小罗结束14天的隔离治疗,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出院。“真的万分感谢医护,照顾非常周全。除了医疗以外,在心理和生活方面,都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不同病人有不同的要求,他们都想尽办法解决。”面对媒体的镜头,小罗向医护人员们深鞠一躬。

武汉游玩回来 出现发热、咳嗽

2月8日下午1点左右,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小罗,他正在房间休息。虽然已经治愈,但在和记者电话交流中,他还是有些许咳嗽。

小罗告诉记者,他在家中还是戴口罩,并让家人也戴上,“只有在自己房间时才取下。”据了解,经过多次核酸检测,他最后两次检测结果呈阴性,符合解除隔离标准才办理了出院。

说起感染经历,他认为可能是在武汉飞往成都的飞机上感染的,“因为同行的6人就我被感染了。”小罗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前,他和朋友就定下了武汉之旅。1月17日,他便从成都出发前往武汉,同其他城市来的玩伴会合。

在武汉的两天中,他们去了江汉路、楚河汉街、湖北省博物馆、户部巷等地。小罗说,他们也是到了当地才看到报道说疫情在暴发,并出现人传人迹象。由于缺乏防护知识,他并未戴口罩,并于19日晚乘机回蓉。

他回忆自己的整个接触史,“在武汉大家都是一起行动,如果感染,肯定不会只有我一人。”但他确认后发现,同行人中只有自己被感染,“只有从武汉回成都的飞机上我是独自一人。”因此怀疑是在飞机上感染的。

回家几天后,小罗就出现发热症状,看到越来越严重的疫情,他觉得自己有可能真的被感染了,开始有意远离人群,并于23日去华西医院就诊。随后被确诊,3天后被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入院。

看到疫情进展 心理状态不太好

小罗告诉记者,他在医院进行了14天隔离治疗,“没有发烧、没有乏力,只是咳嗽。”由于属于轻症,医生只进行了保守治疗,“吃中药、西药、输液、做雾化等。”他表示,最开始自己的心态还比较好,但随着新冠肺炎死亡率的增加,以及确诊人数的增多,也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在医院里,他每天除了微信和朋友聊天外,就是不停地在网上刷关于疫情的消息。“看到之前SARS因为在治疗中长期使用激素,患者留下了后遗症。”这也无形中增加了他的焦虑。但医生告诉他,作为年轻人,他的症状比较轻,恢复力也比较好,并不会使用激进疗法,慢慢他也放下心来。

从治疗到出院,整个治疗过程相对轻松,并没有太大痛苦。再加上政府在财政方面有补贴,给他减轻了压力。“所以大家如果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不要担心,正常过来就诊。”小罗说。

为了防疫 请不要“污名化”病人

作为学生的他,确诊后也向学校请了假。小罗告诉记者,回家后,他还要先在家隔离14天,4周、8周后再进行一次复查。

最后,他也向记者吐露心声,希望大家不要再“污名化”病人。“我的家人也让我不要再往外说这个事情。”小罗说,“可能大家在家里待久了会产生一种抱怨情绪,但毕竟我们面对的共同敌人是病毒,而不是病人,没有哪个人想被感染,或想去感染别人。”

而且他发现,长期“污名化”病人还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病人不敢去确诊。在他身边就出现了这样的案例,“发烧了也不敢去医院确诊,就怕身边的人用异样眼光看他。”

小罗同时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自己有异样,请及时就诊,不要有心理压力,“这样也能及时抑制住整个病毒的传播。”

住院瘦了一点

回家要吃顿好的

患者胡某,男,34岁,因发热、咳嗽6天,于2020年1月25日08:25收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入院前6天到武汉出差,返蓉后出现发热、咳嗽。

“之前在武汉出差,因为发热到华西医院就诊,后来又转到市公共卫生中心。非常感谢医护人员,他们给了我精心的照料。”患者胡某(左图)说。

“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国家对这次疫情也非常重视,所以我有很大的信心。回家之后,我还要继续高度注意防护,要隔离一段时间。住院期间瘦了一点,回家要吃顿好的,补回来。”胡某说。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章玲 王拓 摄影 田宇

新闻推荐

成都市公卫中心二期提前完工

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二期装修改造工程于7日提前建成完工。1月26日,成都市委、市政...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