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成都与诗歌之城

成都日报 2020-01-22 07:11 大字

望江楼公园

冯婵

纵观历史长河,成都素来是一座沐浴着浓浓诗意的城市。成都历史文化悠久,文苑英才辈出,在中国古典文化、文学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成都历来被来自古典诗词的耀眼光辉笼罩,这无疑是一座古典文学的富矿。在关乎文学艺术的话题中,成都表现出“三多”。

诗人多:“诗家律手在成都”

文翁化蜀后,成都平原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繁荣的经济、悠久的文化,孕育滋养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文学家。从古代的司马相如、扬雄、李白、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魏了翁、陈子昂、杨慎,到近代的郭沫若、巴金、李劼人,直到当代的柏桦、翟永明、欧阳江河、吉狄马加、阿来等,许多名满天下的文人都来自成都平原。因此,有人说缺了蜀地的文人,中国的文学艺术史就会黯然失色,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夸张。文学人才辈出,可以说是成都人杰地灵的印证。成都历史上不仅诗人数量多,而且还表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其一是成都的才女美女诗人尤其多。汉代的卓文君,不仅与司马相如当垆沽酒,还在司马相如移情别恋时,写下了《白头吟》《诀别书》《怨郎诗》,用诗歌捍卫自己的爱情。唐代的薛涛,作为赋诗侑酒的官妓,她与当时著名的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有个人诗集《锦江集》出版(5卷,亡佚,《全唐诗》收录1卷)。五代的花蕊夫人,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全唐诗》也收录了一卷诗。还有明代杨慎之妻黄峨,出身书香门第,与杨慎婚后聚少离多,长期居住在新都桂湖畔的祖宅里。她擅长抒写离别之情,有《寄外诗》等,其《杨状元妻诗集》《杨夫人乐府》等诗集传世,还有人将夫妻二人的作品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

其二是外地入蜀的诗人尤其多。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因避难、宦游、贬谪、流寓、探亲等入蜀。成都对于文人墨客具有非凡的吸引力,能吸引历代的众多文人墨客,不远千里、不畏蜀道之艰难险阻,来到成都,并深深地爱上这座城市。古往今来,诸如杜甫、李商隐、黄庭坚、陆游等许多一流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成都也为这些文人提供了流寓行役的温暖港湾。“自古诗人例到蜀”一语道出历代诗人多宦游、寓居蜀地,而后诗歌渐入佳境的特殊文学现象。历代诗人入蜀,尤在唐宋时期最盛,如唐代杨炯、卢照邻、沈佺期、张九龄、孟浩然、王维、骆宾王、杜甫、高适、严武、刘禹锡、元稹、孟郊、白居易、薛涛、李贺、温庭筠、李商隐、罗隐、韦庄等都先后来到蜀地,留下了大量传世经典之作。宋代入蜀的诗人与唐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除去“三苏父子”这类蜀中名冠天下的大文人之外,还有张先、宋祁、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游宦行役之士涌入蜀中。据统计,仅北宋有资料可循的入蜀文人就多达556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曾游览或是寓居过蜀地的府治成都。白居易也说“诗家律手在成都”。诗人们来到成都就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文学造诣就能更上一层楼,无论在情感内容,还是艺术审美上都呈现上升的走向,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这的确是个奇妙的文学现象。

诗歌多:杜鹃声在散花楼

上述著名诗人都在成都留下了很多作品。杜甫在成都居住了3年9个月,留下了270首左右的诗作。陆游自己说“四到锦城”,加起来居住了6年左右,创作了几百首诗作。女诗人薛涛留存近100首诗,《成都文类》收录宋代诗人范成大50首作品。诗人们在成都所创作出的诗歌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成都向来有重视乡邦文献搜集汇编的传统,在地域文学的保护和传播上具有很强的自觉意识。五代时期,赵崇祚编纂了第一部文化词集——《花间集》。南宋袁说友组织编辑有关成都地区诗文分类的总集《成都文类》。明代杨慎编撰的《全蜀艺文志》等,都说明了古代成都灿烂的文学成就。

创新多:二十里中香不断

历代文人在成都创作的诗文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创造性,许多名篇大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之功,或者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比如汉赋的一大半辉煌就在成都,司马相如、扬雄、王褒这些成都人创造了汉赋气势磅礴、辞藻华丽的特殊样式。杜甫入蜀后的绝句创作,从蜀中民歌、方言、民俗等中汲取养分,在李白、王昌龄等人的诗句以外,另辟绝句清新自然之境。后蜀赵崇祚将晚唐五代时期,宦游于蜀,或籍贯在蜀的温庭筠、韦庄、欧阳炯、孙光宪等18位作者的500多首作品编选为《花间集》。《花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编辑的第一部词集。西蜀文人在相对安宁富庶的环境下,创作出了一批描写绮罗香泽、儿女情长的作品,开宋代文人词之先风。

成都虽偏居西南一隅,但它不仅以清新温润的自然环境,为历代蜀籍或客蜀的文人们提供了安定舒适的生存环境,而且以其悠闲安逸的民风、民俗,极具包容性的地域文化深深地吸引并感染着历代文人。有人赞誉成都是中国最富诗意的城市之一,此论颇有见地。成都优雅时尚的城市文化形象也通过诗词特有的表现方式,在横向的空间和纵向的时间中获得了广泛而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作者:成都市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新闻推荐

界面早报|IMF上调中国2020年经济增速预期至6% 武汉15名医务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IMF上调中国2020年经济增速预期至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一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20年和2021年全球经济...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