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软件产业2025目标:破8000亿 跻身第一方阵

金融投资报 2019-12-10 22:16 大字

本报讯据四川在线消息,力争到2025年,成都市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跻身中国软件名城第一方阵,成为世界软件产业重要的研发基地——12月9日举行的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誓师大会暨“蓉贝”软件人才计划启动大会上,成都发布了《成都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和《关于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

2018年,成都全市软件产业主营收入3959.7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9%,占西部地区的42.7%,全省的96%,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但成都仍存在龙头企业缺乏、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转换能力弱、高端人才紧缺、参与国家专项少等问题。

为更好地推进软件产业的发展,成都于日前制定出台了《成都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和《关于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按照“提质增效、规模跨越、世界软件名城”三个阶段,成都将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不断提升成都软件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

第一阶段,提质增效(2019—2020年)。围绕产业生态圈体系化部署创新链和配置资源链,聚焦关键技术突破、产品和业态创新、市场主体培育三大任务,超前布局、攻坚克难,持续夯实软件产业生态基础,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示范带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发展新动能。“软件定义”的新业态成为软件产业增长的重要基础。

到2020年,世界500强、全球软件百强等知名企业在蓉落户机构达3家以上,全市中国软件百强企业达4家,软件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约16%。

第二阶段,规模跨越(2020—2022年)。聚焦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需求,持续提升软件产业生态建设水平,推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示范效益逐步释放,促进新动能市场主体加快成熟,软件赋能B(商家)端、服务C(消费者)端成为软件产业重要商业模式,引领中国软件名城第二方阵。

到2022年,世界500强、全球软件百强等知名企业在蓉落户机构达5家以上,全市中国软件百强企业达7家,软件业务收入突破5500亿元,年均增长约15%。

第三阶段,世界软件名城(2022—2025年)。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发达地区,推动软件创新能力、规模体量、国际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成功跨入“中国软件名城”第一梯队,成为世界软件产业重要的研发基地和标杆城市。

到2025年,世界500强、全球软件百强等知名企业在蓉落户机构达8家以上,全市中国软件百强企业超过12家,软件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年均增长约13%。

扶持成都软件产业发展,既离不开高层次软件人才的引领带动,也离不开千千万万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保障和支撑。为构建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的人才生态,成都决定实施“蓉贝”软件人才百千万引育计划:自2019年起,每年分别按“行业领军者(不超过10名)、技术领衔人(不超过100名)、资深工程师(不超过1000名)”的层次评聘优秀软件人才,多层次、多维度给予软件人才政策支持,无疑将进一步激活成都软件产业发展活力,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按照相关要求,可以申报“蓉贝”软件人才的对象为,在成都市注册企业,或在成都市范围内注册的企(事)业单位或机构工作且签订劳动合同6个月及以上,长期从事软件开发、经营管理等软件人才。

新闻推荐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管住“熊孩子”“重拾戒尺”边界在哪?

惩戒家长怎么看“很多老师不是不想惩罚学生,但是却碍于家长不敢这样做,担心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会责难老师。”家...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