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仁爱为中国人治病 加拿大医学传教士启尔德夫妇入川记事

四川工人日报 2019-12-06 13:17 大字

启尔德和妻子的合影

1953年的门诊楼

西医抢救患者

1914年,医院开办四川首家仁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男护校)成都市二医院供图

1892年2月,冬日的寒意还没有消退,从上海逆流而上的一艘蒸汽小船上,坐着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其中有一位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的外国人,总是悉心照顾船上的病人,甚至还拿出随身携带的西药给病人服用。

他就是加拿大医学传教士启尔德,与启尔德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詹妮·福勒,牧师赫斐秋夫妇,传教士何忠义夫妇等,共计9人。他们此行是前往四川开拓华西教区。在上海登上蒸汽小轮,在宜昌换乘木船,经过数月艰苦行程而终于抵达成都。他们将西医带入四川,在这里建立四川地区第一家西式医院,还创办了华西协合大学,他们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仁爱之心让人们了解西医,接受西医,发展西医。

平民诊所 一人身兼数职

初至成都时,赫斐秋等人的传教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传教士们手拿十字架,身披黑色斗篷的形象,让不少中国人敬而远之。他们决定利用西医手段为中国人治病,再加上创办教会学校,以达到传教的目的。

因而,要在成都开办医疗机构的重任就落在了医学博士启尔德的身上。接到任务后,他们在玉沙街找了一幢民房落脚,选定了四圣祠街的几间民房作为诊所所在地。万事开头难,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办一件谁也没做过的事情更是难上加难。器械、设备除了自带的外,因陋就简,还有药物也要从上海等地千里迢迢运来。1892年7月,工作正展开之际,启尔德的妻子詹妮却染上了霍乱。由于缺少药物,身为医学博士的启尔德也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离去。

在失去妻子之后,启尔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医院的筹建上。启尔德的医院利用民房改造成了诊疗室,并用新砖修起来了一个药房,并取名“福音堂”。这家医院还不是一家真正的医院,它的规模仅相当于诊所。启尔德既是这家医院的院长,还是医生、药师、护士长、牧师和教师。

西医诊治 “洋药丸”起效了

西医在成都出现之前,人们患病之后都是靠中医诊治,对于西医,大家闻所未闻,所以西医一开始并不被大家所理解接受。

在四圣祠街上,这家布景别致的洋医院里,有穿着白大褂、挂着听诊器的洋医生,还有明晃晃的医疗器材,让当时没有见过西医的成都人十分诧异。人们从门前经过总是带着怀疑和恐惧的态度,小孩稍微走近些,马上就会被大人呵斥并立即拽回家。从医院开办以来,只有传教士和少量的教徒来就诊,市民根本不来就诊。

有一天,启尔德听闻有一位居民患有比较严重的耳病,多方求助中医都没能治好。启尔德心想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亲自上门为他医治。患者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听闻启尔德是来为自己治病的,这位男子不停地摇头拒绝。启尔德并没有放弃,他耐心解释了西医的好处,男子想到反正自己的耳病也治不好,就勉强答应让启尔德试一试。经过诊断,男子患的是中耳炎,启尔德给他开了一些“洋药丸”,嘱咐他如何服用后便离开了。过了几天,这位中年男子手提一篮水果走向医院门口,他告诉启尔德自己的耳朵不痛了,也不流脓了,看来是“洋药丸”起效了。

继启尔德首开成都第一家西医诊所后,1894年,甘来德医生开始在福音堂附近开设药房和医院。随着教会医院的建立,加上西药的效果速度和外科手术的神奇,人们逐渐消除了对西医的戒心。一些看不起病的穷苦百姓开始来到这些教会医院免费看病,索取功效神奇的“洋药丸”。

西方医学 在川发展壮大

福音堂开始有了些口碑,启尔德也迎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同行者——启希贤。启希贤也是加拿大人,在当时女性很难被允许学医的情况下,她获得了医学博士、外科硕士和化学硕士等学位。1893年,她以医学教友志愿队队员的身份来四川创建女会和妇孺医院。相同的信念让他们在成都结成了夫妻。

1895年,因为种种原因,启尔德带着妻儿暂时离开成都。1895年末,启尔德携家人从上海返回成都。1896年启尔德在以前医院的原址上重建医院,扩建成25张床位的男医院——仁济医院,这就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逐渐发展壮大的成都仁济医院开始声名远扬,1907年,多伦多大学牙医学院的博士林则来到成都,启尔德将仁济医院的一个房间借给他,号称“远东第一”的口腔医学也在此萌芽。西医在四川各地的发展态势,对医疗人才的储备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各教会经过协商,于1910年联合创办了“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即今日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的前身。

据了解,到1922年,全川境内仅由启尔德所属的加拿大基督教会开办的仁济医院就达到了11家。他们利用在眼科、外科、妇产科等方面之特长治病救人。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断肢术、外伤止血、清创缝合等,是他们最常施行的手术。后来,伴随麻醉和无菌技术的逐渐改进,西方医学在外科、眼科、妇产科、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优越性日益突出。这些西医们不远万里将西方医学带入四川,引发了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四川的的碰撞与融合。

2019年11月18日,启尔德、启希贤夫妇的外孙女和曾外孙女一行人来到成都,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一道重温历史的印记,寻找家族留在这里的记忆和医学精神。站在启尔德、启希贤雕塑面前,两人的外孙女不禁感叹道:“他们都心怀仁爱为中国人治病。感谢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并传承弘扬着这种精神。再次踏足这片我出生、成长的土地,感受到这里巨大的变化,看到了医院蓬勃的发展,希望医院可以越来越好,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

新闻推荐

专家论证通过大熊猫有望首次在川外放归

新华社成都12月5日电(记者余里)记者5日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经过近日在江西召开的“大熊猫重引入”试验研究专家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