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大V打卡成都社区 成都社区的幸福收获近两千万阅读量

成都商报 2019-11-22 03:15 大字

网络大V们参观天府新区麓湖国际化社区并合影网络大V们参观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新桥社区

《百家讲坛》主讲人、王者荣耀人气玩家、知名时尚博主、旅游博主……看似不搭界的各领域网红大V齐聚成都,只为了打卡成都的网红地点。

11月21日,“美好社区 幸福成都——网络大V成都社区行活动”在麓湖国际化社区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至22日,10名网红大V将在两天时间内打卡天府新区麓湖国际化社区、武侯区桐梓林社区、锦江区合江亭社区等11个社区,了解现在成都社区的建设情况。同时,他们还将把在社区中的所见所闻、体会感悟发送到微博,与网友互动,让网友一起感受成都社区的发展。截至21日晚上8点,#美好社区 幸福成都#微博话题阅读量已超1900万。

谈社区环境

“就像置身于公园一样”

“就像置身于公园一样,但是你却是在社区,这超越了我对于传统城市社区的定义。”知名时尚类博主@吴禹昊Ivan乘船游览在麓湖上,不时拿出手机拍下岸边风景,“这种依水而建的社区,生态环境非常好。”据悉,麓湖国际化社区对标新加坡滨海湾国际社区,是成都市2019年建设的国际化示范社区之一。

游览结束后,知名旅游博主@钢小侠在微博上写道:“第一次体验坐水上巴士游览社区,整个社区仿佛由几个巨大的生态公园构建而成。”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有网友回复道:“成都太舒服了,宜居。”

而微博故事红人@西部雄仔_雄俊杰对金牛区新桥社区感触颇深,新桥社区位于锦江绿道和熊猫绿道交汇处,社区内建有一处公园,“社区居民出门即是绿道、公园,现在下午三点多,公园里全是遛弯、玩耍的居民,在这里真正能感受到公园城市的含义。”

谈社区文化

“这里让艺术融入生活”

对锦江区合江亭社区大川巷的参观,也引起了大V们的兴趣。大川巷通过打造集艺术创作、艺术展览、艺术教育、艺术品交易及衍生品开发“五位一体”的原创艺术空间,聚合了酒吧、咖啡、轻食、手作、动漫等业态,既为艺术家们营造出一方创作的天地,形成极具艺术氛围的画家工作室集群,又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零距离亲近艺术、体验艺术、欣赏艺术、享受艺术的独特场景。经济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在大川巷他感受到了成都本土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创的融合,“这不仅体现了社区的特色文化,并且能够让当地居民受到艺术熏陶,让艺术真正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百家讲坛主讲人@魏新对金牛区新桥社区的文化建设也有一些感悟。“社区有摄影课程、风筝制作教学等等,也有摄影展览、民俗产品展示,这展现了一个社区的文化底蕴,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

谈便民服务

“社区让我们更好融入城市”

“作为一个在成都生活了21年的外国人,我能深刻理解到桐梓林社区的便民服务究竟有多便捷。”博主@喃喃实语来自美国西雅图,按他的话来说,“成都是第二故乡,在这个远离自己家乡的地方过上了和本地人一样安逸的生活”。他告诉记者,武侯区桐梓林社区针对外籍人士的各项服务,真正做到了便利外籍人士,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不管是办理相关证件,还是社区内的外国专家书屋,以及各种烹饪、摄影、语言课程,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据悉,桐梓林社区开通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窗口,建立起西南地区首个境外人员服务管理站,提供申请签证、居留许可等“一站式”办理服务。成都市委社治委透露,截至目前,在营造“国际范”社区场景中,成都正在打造及已完成的国际化社区共有17个,其中桐梓林等国际化社区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打卡地。

当然,各社区针对本地居民的服务也多种多样。“新桥社区里有医疗站、警务站,党群服务中心就可以办理多种手续,而且还有各种舞蹈、摄影等课程,这里的居民不仅生活得安心,也有多种生活体验。”@吴禹昊Ivan告诉记者,他十分看重社区服务的便利性,“居民不用再为了办理手续东跑西跑,也不需要为了学习一些技能而去很远的地方报课程,真正形成社区内的便捷生活圈。”

谈未来展望

“更多关注居民精神追求”

特色、舒适、便捷、高品质……网红大V们在自己的微博中,用这些词语讲述着自己对于成都社区的感受。那么他们对于未来社区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展望和期待呢?

“高大上的建筑也好、设施也好,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社区里的人。”@余丰慧说起对社区发展的期待,他表示,希望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的力度,“现在社会步入老龄化,应当针对老年人有一些特别的服务和建设,例如家庭医生,或者可以在老年人家中安装警报铃,像医院一样,老年人身体有状况时就按,然后医生上门服务,形成一个社区养老医疗的联动。”

同时,@余丰慧说,发展社区不能拆旧立新,“一定要基于原来的文化底蕴,风土民情进行改造建设。要将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结合,要让社区居民不管离家多久,回来一看,能够有‘对,这就是我的社区’的感觉。”@余丰慧补充道,“这就是家的感觉。”

@魏新则表示,社区的发展,应当从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更高层面的精神需要,“基础的公共服务越来越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服务应当更多去关注居民的精神追求,现在社区里涌现的摄影、绘画等文化课程,就说明了这个趋势。”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严丹 摄影记者 张直

新闻推荐

“运动成都”2019“党报读者杯”足球赛(五人制)“业余豪强”半区第二轮本周日举行高手过招 谁能保留希望强强对决 看谁抢得先机

由在蓉外籍精英足球爱好者组成的LegendCifl队与四川宫廷食品队对垒“运动成都”2019“党报读者杯”足球赛(五人制)本周日将...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