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圈养大熊猫数达600只 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圈养种群已基本形成

天府早报 2019-11-13 02:52 大字

(资料图)

早报讯(记者周琴)2019年共繁殖大熊猫37胎60只,存活57只,全球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600只。同比2018年,圈养大熊猫数量净增52只,增长率为9.31%。

11月12日至14日,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承办,以“大熊猫繁育与技术研究”为主题的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2019年年会在成都召开。开幕式上,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一级巡视员贾建生首次发布了2019年最新大熊猫数据。

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再创新高,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圈养种群已基本形成。

今年是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关键之年。四川现有野生大熊猫1300多只,占全国的75%,是大熊猫历史和现今的分布中心。四川围绕大熊猫保护与繁育,积极进行探索和有益实践,努力攻克“三难”,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大熊猫生态廊道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持续保护和修复大熊猫栖息地,建立国家和省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46个。

2019年成都大熊猫“毛二”“星二”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友好使者远赴丹麦,中丹大熊猫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正式启动。9月1日,旅德大熊猫“梦梦”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幼仔,中德大熊猫科研合作结出丰硕的果实。

会上还公布,“熊猫之都”北湖片区“熊猫星球”核心项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改扩建正式启动,力争2021年5月前建成开放。项目建成将进一步推进大熊猫保护工程,做大做强天府文化大熊猫品牌,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播报>>>

成华区创建大熊猫文旅品牌核心区

曾经的成都市成华区有着成都东郊老工业基地的印记,如今早已被熊猫基地、东郊记忆、339天府熊猫塔等覆盖。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成华区将打好“熊猫”“工业遗产”和“新经济”三张牌,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契机,把一个老工业城区变为发展文旅和新经济的高地,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为打造大熊猫世界级IP,成都市将规划打造“熊猫之都”项目。该功能区将大力塑造大熊猫文旅品牌,深度开发熊猫原创IP、熊猫主题公园、熊猫主题餐厅、熊猫主题演艺等泛熊猫型文旅产业链,构建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科研科普、都市休闲、文化创意为配套的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生态、居住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将功能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熊猫保护示范地、世界级熊猫文化策划地,打造享誉全球的国际旅游度假区。

东郊记忆艺术区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针对该功能硬件设施建设:成华区采取的是产业园区、商业街区、生活社区“三区融合”建设的方式,整合万科、龙湖等4大商业综合体、3条步行街、2处滨河带、2处地铁站,以东郊记忆为中心,将形成体量超过百万平米的泛娱乐体验消费新商圈;通过连片开发,采取政企互动方式,推进八里--二仙片区5.5平方公里的片区有机更新。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作为成都市批准的第一个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为主导、共享经济为特色。

下一步,成华区将以“天府成都文旅成华”引领全区转型跨越发展,围绕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大力实施“文旅兴业”等行动,充分发挥文旅“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把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公园城市的集中承载地和“天府成都文旅成华”的示范片区。

(天府早报记者赵霞)

新闻推荐

四个关键词为你揭秘 成都与希腊为何结缘

雅典卫城著名雕塑——六女神柱(部分)一名雅典市民参加成都文化推介活动,端着一碗熊猫汤圆准备享用目前已有19个国家获批在蓉...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