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受访者做过或正在做自媒体 把它当职业你想过吗

济宁晚报 2019-11-12 09:56 大字

当下,不少年轻人在自媒体平台找到了职业发展机会。大量成功案例也吸引着许多年轻人将自媒体视作未来职业发展渠道,更有人期待通过这一途径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70名18岁至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0%的受访青年称身边有做自媒体的人。45.6%的受访青年做过或正在做自媒体。52.8%的受访青年对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展职业有具体的目标或规划。

56.0%的受访青年认为是一种流行的职业发展趋势

成都某高校研一学生曲佳(化名)在帮师姐运营一个考研类的公众号,此外她还有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帮师姐运营公众号占用了比较多的时间,平时发的文章质量很高,有些想考研的同学报名参加我们的课程,给我们带来了一部分收入。我负责运营公众号写文章,也会有稿费和排版方面的收入。”

北京的自媒体从业者毛毛(化名)几乎在所有自媒体平台都有自己的账号,主要做与科技、汽车、互联网相关的内容,各账号的粉丝都已上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罗自文指出,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生态的变迁,自媒体几乎无孔不入,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自媒体行业,或是兴趣使然,或是职业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个性需求越来越强烈,可以预见自媒体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是一个朝阳产业。

“我身边在自媒体平台写东西的人不少,但是因为都是学生,还没有人是全职做。我觉得把这当作兼职挺锻炼人的。”曲佳认为,做自媒体首先要了解什么样的东西能获得很高的流量,还要求掌握写作、剪辑、拍视频、修图等技能,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帮助。

年轻人通过自媒体渠道发展职业,66.1%的受访青年认为这有助于培养多种兴趣,提升各方面的能力;56.0%的受访青年认为符合时代潮流,是一种流行的职业发展趋势;51.6%的受访青年觉得这样可以接触不同人群,拓展人际关系。不过,也有32.8%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媒体平台不够稳定,缺乏保障,不能作为长期职业;13.7%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媒体平台不能培养专业能力。

做自媒体要关注热点和流量并不轻松

调查中,受访青年认为适合做自媒体的人有以下三大特点:掌握多种软件或技能(60.9%),有充分空闲时间(55.7%),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53.9%)。其他特点还有:紧跟潮流、对时事热点敏感(46.7%),观点独特、能够引导舆论(24.7%)等。

“做自媒体要关注热点和流量,并不轻松。我只是喜欢简单写点东西,不想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曲佳认为,做自媒体首先得有热情,否则很难适应这热点层出不穷的环境;另外也得有专业的知识和相关经验,不然很难做出成绩。

毛毛说,发现自己写的文字与读者心意相通,最能带给她成就感,“我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引发读者的思考,能够给业界带来一些改变,这是我从事这份工作的初心”。

罗自文认为,自媒体人需要具备3个方面的素质:一、具备某个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内容基础;二、自媒体操作技能和推广能力,这是技术前提;三、有专注力和持久力,这是成功保障。三者互为依托,缺一不可。

调查中,65.4%的受访青年认为想以自媒体为职业的人应着重发展某项专业技能;62.7%的受访青年认为要保持创新精神,跟紧潮流;51.8%的受访青年认为树立职业观方面的风险意识很重要;35.0%的受访青年认为要加强自律,提高社会责任感。

依托自媒体平台发展第二职业也应有度和量力而行

曲佳认为,现在很多人通过自媒体获取信息,如果自媒体从业者为了博眼球乱写,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遇到不确定的东西,我会去查了资料再写,以免误导读者。”

罗自文建议,想以自媒体为职业的人,首先要注意积累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因为在信息过剩时代,只有专业、独特的信息才能打动人,也只有长期的传播才能维持稳定乃至不断增长的粉丝群体。其次要形成风格,风格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界面、语言、互动方式,因为有风格才能脱颖而出,有风格才有核心竞争力。此外还要保持底线,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良知。

自媒体给了很多年轻人开辟第二职业的机会。本次调查显示,45.6%的受访青年有多种职业身份。具体来说,37.8%的受访青年有两种职业身份,7.8%的受访青年有3种及以上职业身份。

罗自文认为,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满足于职业方面的从一而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我个人支持‘斜杠青年’依托自媒体平台发展第二职业,但是也应该有度和量力而行。有度就是要注意不要让第二职业影响第一职业,分清主次;量力而行就是要注意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能过分透支精力和身体”。

受访青年中,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占29.1%,二线城市的占50.2%,三四线城市的占19.1%,城镇或县城的占1.4%,农村的占0.2%。

多读一点

哪些职业在自媒体易赚钱

自媒体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传送技术发展起来的,在传统行业下本身就有很多资源储备的那些职业是最容易赚钱的。

大V们的公司化运作,很多人可能望尘莫及,而利用自身职业的知识储备做自媒体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传统社会下,一个好教师和和普通教师收入差距不会太大。但是自媒体传播媒介技术的介入,收入差距将会成指数级的扩大,对于行业里的优秀员工,将因为可以服务更多消费者而提高收入,但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却因为需求减少而收入低廉。

第一类:知识服务类

比如:教师、医生、讲师等,这一类群体服务的对象本身比较广泛,把专业知识写成文章、音频、视频等发布到自媒体平台,如果专业知识扎实盈利还是不错的。

第二类:产品销售类

这一类是做电商的群体,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引流或者直接卖货。

第三类:平台规则类

专职研究自媒体平台规则,针对性提供相关服务。比如:头条的vlog、抖音等。参与这类的门槛其实不高,但是真正做的好还是要对平台规则的深刻理解以及持续的内容输出,对非自身职业人士要求较高。

自媒体平台已经聚集了有潜在需求的各色人群,如果你有一技之长,恭喜你,提高内容输出质量,坚持下来就有不错的收益;如果你的才能比较小众或者暂时火候未到,加强能力学习,更多的机会或许在等你。

(来源:综合)

新闻推荐

日均安排112列列车,预留车厢保障“双11” 你的包裹坐上高铁飞奔而来

■天府早报记者赵霞实习生王诗媛“一大早快递员就来敲门了,太幸福了。”“天呢剁手才6个小时,快递就到了。”...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