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铁成: 勇于创新成就“工人教授”
窦铁成与工友交流施工技术“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工程,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就要用不同的办法来施工,可以说每个工程都要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将知识、技术创造性地用于工程,解决难题,就会从中得到快乐。”这就是被誉为“工人教授”的中铁一局电力工工匠技师窦铁成工作40年来所一直秉承、坚持的准则。参加工作以来,他勤于思考,善于结合,攻关新课题,解决新难题,累计为企业创造和节约成本近1800万元。
勤于学习成就“知识型工人”
窦铁成1979年通过招工考试,被铁一局电务处录取。198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参加中铁一局电力培训班学习的机会。每天晚上,窦铁成都是第一个走进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星期天,别的同学都回家了,或者结伴出游,他却一头扎进教室,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凭借这股子钻劲,7个月培训结业的时候,他拿到了电力内外线考试的最高分。
1983年,窦铁成满怀信心来到京山压煤改线和京秦线之间的沱子头变电所,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变配电施工。望着一寸半厚的各种图纸和两层高的变电所大楼,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自己的那点知识根本无法应对。但是倔强的他告诫自己:“再难的知识,只要一点点啃,一点点琢磨、分析,总能悟出个道道来。”于是,窦铁成白天干活,晚上把自己关在备用调压器房里,对照专业书籍,一张张图纸、一条条线路、一个个节点地分析解读,设备如何安置、电缆怎么走。施工期间,他把加起来一寸半厚的七套各类不同技术图纸齐齐地画了一遍。最后,工程不仅顺利完工,还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1999年,变配电设备的测试开始采用电脑进行分析,已经40多岁的窦铁成立刻买来计算机教材,从最基本的原理学起,慢慢地学会了表格制作、工程制图等,成为中铁一局3万员工中掌握电脑设计绘制电力图纸的第一人。
善于钻研成就“专家型工人”
在西康铁路秦岭变电所,他利用现场废料,研制了一套煨弯器,提高工效近5倍;在浙赣铁路板杉铺牵引变电所,面对国内没有铜板双导线间隔棒这一定型产品的严峻形势,他提出“简化结构、保证功能”的加工方案,并利用自有设备加工出了替代产品,保证了送电目标;在北京地铁昌平线施工过程中,他发现地线支架的绝缘装置不合理,于是联系厂家优化设计,新产品不但杜绝了复杂的加工程序和加工过程中的有害气体对人体的损害,每套还将节约劳动力80%,提高工效4倍,这项发明在2010年12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在西成高铁施工全面进入抢工大干期间,窦铁成发现了设备A相的直流电阻差值过大的异常情况,经过反复试验和与设备厂家的协调沟通,最终修复了设备,避免了变压器烧毁的重大事故。
今年64岁的窦铁成,参加工作40多年来,先后解决技术难题69项,提出设计变更7次,解决送电运行故障400余次。
9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上,陕西省8名个人和2个集体获得殊荣,窦铁成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窦铁成依然坚守在施工一线,作为电力试验所质量负责人,在大连、佛山、西安、天津工地上来回跑,重大工程节点都有他指导施工的身影,尽职尽责、毫无怨言。
本报记者杨晶
新闻推荐
救人现场“真的很感谢这些好心人,今天要是没有他们,我俩就没命了。”11月3日早晨7点过,小吴和男友在成都沙河琉璃桥附近...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