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未曾想过的生活

成都日报 2019-10-14 03:06 大字

王培(青羊区)

翻开厚厚的相册,相册上的纸张因时光流转已有些褪色,但公路两旁参天的梧桐树、张灯结彩的灯笼、穿着节日盛装的人们,他们的脸上明明白白写着幸福神情。

这是10多年前的国庆节,我和姐姐陪着家中老人孩子上街闲走时留下的。当时妈妈说,不要照相,人老了怎么照都不好看了,煞风景。姐姐安慰她说,现在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今后最年轻的,要多照呢。在我家,哥哥姐姐自小表现出众,以至于我私下里认为:我的智力值是被他们给平均掉了。

姐姐的小学数学成绩经常满分,每年毫无悬念地获得爸妈给的最高奖励。哥哥画画天赋较高,特别是他画的马,还被茶馆老板以每张5至10元代卖(那时5元是我中学一学期的学费)。从小就被锁定为“最傻的一个”的我,还好算有自知之明,不多说话就爱看书。结果后来不知不觉中,反而成了家里读书最多的那个。

童年记忆里物资还是匮乏的,姐姐只要有什么好吃的总要给我留着。但是,大我3岁的姐姐却不肯带着我玩,她总是和院子里的大姐姐一起玩。有时我特别想随她一起,难过得要哭了,姐姐便塞给我她平常省下的钱,让我破涕为笑。我拿着钱,就到沿街租书的店铺去找书看,或者买个笔记本抄记下喜欢的诗词一类。再后来我和姐姐都长大成年,姐姐还是会把好东西留给我,大概是一种另类的爱的补偿吧。

我对姐姐有种天然的依赖依恋,只要能和她在一起,感觉就像过节一样欢乐。后来工作了,曾独自离乡到2000公里外的地方出差,临行时姐姐请假送我。说好只送到车站,最后她却将我送到40多公里外的成都火车站。当我看着姐姐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姐姐有双巧手,擅于织出各式各样的毛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手织毛衣,几乎每隔两三年,姐姐都会送我一件她亲手织成的毛衣,或者手套、袜子、围巾,一针一线都是满满的爱,而我常常舍不得用。

过节了,我们有时专程到成都来购物。记得有一次,我们到达成都已是晚上七八点,街上店铺都还热热闹闹开着,整个城市高楼林立灯火璀璨,一辆接一辆的的士公交随处可见。当时我们都很感慨,姐姐对我说:以后我们能够月收入1000,就可以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当时我们没有料到:这个愿望很快就将实现,而且远超我们的想象。

姐姐和我所在的企业先后都因业务收缩而转卖,我们相继到了成都重新开始。姐姐在一个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司里工作,因技艺出众曾到多个城市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会。长期的伏案工作,姐姐视力减退,有了肩周炎等职业病,时常头疼失眠。我曾在诗中记下姐姐:“姐姐用时光的骨针,反反复复刺绣春天”;“我多想拼接所有颜色/只让霞光披织在你消瘦的双肩”。近来她失眠愈加厉害,可她一开始工作仍精神十足,沉浸于快乐忘我的状态。

我们的生活在近二十年里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从羡慕这个城市高楼林立、的士公交发达,到有了自家的房子与汽车,如今出门更有快捷便利的地铁。融入这个城市的人们,如一滴水返回大海,何其幸运地照见了祖国的蒸蒸日上和繁荣富强。

新闻推荐

吴颂今作品音乐会 11月登陆“蓉城之秋”

陈思思吴颂今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音乐影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音乐影视...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