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 在城市中心讲述城市故事

四川日报 2019-09-30 06:43 大字

9月27日,在成都博物馆3楼展厅,“巧手夺天工——传统工艺的现代新生”展揭开面纱。为目睹非遗文化风采,热情的观众又一次排成长队。,成都博物馆 在城市中心讲述城市故事。

10月1日,重量级特展“走进重华宫”也将启幕,将以故宫珍宝串联起紫禁城重华宫的往事……

成都博物馆,建馆史已有60年。新馆自2016年开放以来,博物馆外排起长队早已成天府广场西侧一景。这座西南地区目前最大的城市综合博物馆,不仅在基本陈列展上,为现代观众打开了一道通往古代成都的绮丽之门,还以一个个特色临展及完善服务体系一起,共同改变着公众对博物馆的印象,逛博物馆成为了市民的一种生活新方式。

成都博物馆,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更成为了成都人的精神家园。

□陈博文/图

亮点一:

精雕细琢 基本陈列获全国“十大精品”

成都博物馆(以下简称“成博”),一座位于成都城市最中心地段的博物馆,讲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诞生、发展与辉煌是其天然使命。作为博物馆三大基本陈列展之一,“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耗时多年精心打磨,将文献记载中波澜壮阔的成都历史与考古发掘、研究的成果相结合,让观众以最直接的方式触摸成都历史。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该展一举荣获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这是一个堪称让文物开口说话的展览——“花重锦官城”主题,抒写成都历史的厚重、瑰丽及与生俱来的诗意,彰显开放、包容、多元的城市品格,为当今成都宽广、豁达、乐观的气质寻求历史渊源。走进展厅,“九天开出一成都”等诗句串起展览四大主题。通过组团式布局、通透式空间表现手段、多样化展示语言,以及独特的博物馆表达,立体呈现出成都古代历史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对成都历史的认识,观众存在盲区怎么办?博物馆来“解读”。对宝墩古城等重大考古成果,展览直接用多媒体视频投影、复原典型建筑模型等方式,生动展现了成都平原早期人类的发展面貌。

理解历史有失偏颇又怎么办?博物馆来“引导”。成博对最大的镇馆之宝石犀,专门设计配套语音导览和宣传片,阐述科学理念,向观众说明石犀出土和成都前几年的大暴雨并无关系。

好的展览,还需要引发观众思考。成博导入“探索”式信息传递模式,以多媒体和导览设施相配合,适时引导观众主动思考。三星堆和金沙出土器物的对比,让观众去体会和思考两者的关系;复原老官山汉墓织机以及定期展示织锦,既让观众理解了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原理,也深入理解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以及天府之国在丝路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策展团队的用心,还体现在微缩宋代“三月蚕市”,以及用超薄LED发光线条将清代《四川省城街道图》镶嵌于地面等细节中。展览结尾处的地图,观者步入其中,就像进入了这座城市的过往,用脚步丈量它的历史之光。这一展项位于展览结尾处,巧妙连接古今,有极强的带入感。

自2016年6月对观众开放以来,“花重锦官城”参观人数已达780万人次,受到众多专家、学者及观众的好评,博物馆还精益求精多次调整展陈,不断将新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补充到展示内容中。获评全国“十大精品”的荣誉,就是给成博团队的肯定和嘉奖。

在“花重锦官城”外,位于博物馆五层的“影舞万象 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与负一层“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也是成博独具特色的基本陈列,开放以来也好评如潮,尤其深受小朋友的青睐。

亮点二:

策展灵活 特色临展引爆“博物馆热”

很多人认识成都博物馆,也许始于“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等特色展览。成博新馆开放以来,主动担负起传播成都历史文化,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文化交流的使命。富有特色的临展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持续不断的优秀文化补给,也因此打造了全国瞩目的“成博现象”。

临展的成功举办,首先体现在展览策划机制的灵活。成博探索推行策展人制的基本工作模式,培养出一支集学术能力、专业能力等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展览策划、实施及博物馆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鼓励自主策划原创性展览,形成“以我为主”的展览策划模式,一个个大型原创性精品展览,源源不断诞生。

2016年12月启动的“丝路之魂”展,很多观众至今记忆犹新。这场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大展历时105天,参观人数达108万人次,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现象级”文化盛宴。此后,无论是“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等,无不参观者众多,受到一致赞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成博在引进特色临展时,也一直努力展现本馆的策展特色,避免“千展一面”。“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将展览定位为“全民美育课”,展陈非常接地气,成为法国媒体眼里“在中国参观人数最多的法国展”。至于2018年的“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展,则以全球史观下的中国视角解读了地处古代世界“十字路口”的阿富汗,成为该展2006年全球巡展以来,参观人数最多的一站。

不少观众直言,正是通过成博的一个个特色临展,一次次走进博物馆,感受了历史文化的回声与激荡。成博精品大展推陈出新,直接引领着全市全川乃至外来人士的生活方式——节假日做什么?逛成都博物馆!

亮点三:

以观众为中心 服务体系架起沟通桥梁

很长一段时间,观众怕进博物馆——怕看不懂,怕展陈没新意。怎样让观众看得懂并爱上博物馆,成博以观众为核心,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专业讲解——成博组建专业讲解员团队,开馆3年来提供免费公众讲解服务超过12000次。展览配套微信语音导览及导览机服务,涵盖多语种多版本,观展从此不再难。

社教活动——紧扣常设展览重点文物,结合具有成都本土特色的文化主题,策划以青少年儿童学习体验为核心的社会教育活动。新馆开放后,组织开展社教活动共计900余场,参与人数多达6万人次。成博还多次开展“天府文化进校园”活动,搭建起有效的馆校合作平台。

精品系列讲座——常设陈列及临时展览配套讲座、馆长讲座、策展人讲座、知名学者专题学术讲座等超过200场,参与人数超过42000人次,极大满足了市民的多样精神文化需求。现场讲座之外推送同步网络版,实现公益性、开放性和便利性的统一,广受民众的欢迎和喜爱。

此外,成博还致力于创建具有本馆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在宣传上也着力树立多视角多方位的宣传推广新格局,成为媒体宠儿的同时,也让博物馆具有了更广阔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展望未来,成都博物馆将始终与成都这座“古老”城市同行,将天府之国纵横五千年的历史画卷凝结为一张扬名四海的金色名片,让成都在历史的光辉中不断迎接新辉煌。

新闻推荐

这个圈 圈出成都便利生活

府南河夜景(本版图片为本报资料图片)2017成都启动中心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图为市民在菜市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