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追湾“上新了”!望平坊、滨河商业街亮点抢先看
“9月26日,新剧场可以首演了!”短短的一句话,让沉寂了5个多月的梅花川剧团的微信群“炸开了锅”。丢下“炸弹”的梅花川剧团团长廖晓建彼时正站在新剧场的中央,却并没有急着回复团员们七嘴八舌的打探,手机一揣,环顾四周,念一句“如此,甚好!”言语间一扫5个多月前不知前路在何方的沮丧。
梅花川剧团的新址在猛追湾望平坊,一个街上永远涌动着生活味的荷尔蒙,在老成都记忆里必须占有一席的“蜀地烟火人间”的真实缩影。9月30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作为天府锦城九坊之一、锦江公园和锦江绿道规划下的重点工程,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一期即将掀开神秘面纱,呈现全新的“烟火人间三千年,成都上下猛追湾”城市风貌。
月底亮相的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一期将带来哪些新惊喜?昨日,红星新闻记者从猛追湾片区城市更新联合体牵头方万科中西部产城获悉,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前提下,进行整体风貌更新和配套升级,即将亮相的望平坊和滨河商业街将会带来更丰富的景观细节,也将重现老成都临水而居、喝茶聊天的生活场景。
望平坊 / 设计主题:褶皱的光阴
望平坊是猛追湾市民休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造前,望平坊主要包含成华区国税局、人民纸箱厂,以及东风路1、4号院。改造后,望平坊将是“最成都·文创美食合集”,形成功能复合、形式多元的体验空间。昔日纸箱厂中的旧纸褶、丝绸厂里丝绸的褶皱和老厂区门前大榕树的旧树皮激发了设计师的灵感——被岁月揉捻过的褶皱光阴。为保留场所原有记忆,改造方案在保留建筑原貌前提下,对原有复合空间进行适度调整,重点打通建筑围合成的内部空间:
1.“时空”之廊
望平坊的入口处,两边的镜子通过无限反射出现无数重影,拥有奇幻的穿越之感。顶部LED组合屏与游客形成互动,加深时空穿越的体验感。
2.时空虫洞
一个耳朵形状的通道,连接着香香巷与望平坊的内部,因为香香巷与望平坊的风格差异很大,所以通过一个通道连接,寓意着通过时空虫洞穿越。
3.剧场空间
“国税局和纸箱厂原各有停车场,中间还有围墙,我们把围墙拆除,打通成为一个面积较大的功能空间。将来,这里是承载望平坊社区活动、聚会的主要场所。”万科设计师告诉记者,时空虫洞连接的便是香香巷与剧场空间,将来可承载各类路演,以深灰色作为主体颜色,增加空间纯粹和沉静感,舞台则置于水景中,与周围进行巧妙隔离。
4.剧场看台
剧场空间的观众看台,呈圆弧形围绕舞台分布。
5.纺织印象之廊
从滨河商业街走向剧场的走廊之中记录着过去东方丝绸厂的历史,上方呈弧状分布的是类似丝绸质感的轻质材料,风吹过起涟漪。
6.望平坊牌坊
时空之廊尽头的望平坊牌坊,由原有的红砖逐渐向玻璃砖往上生长过渡,外立面晶莹剔透,最大限度接收自然光线。
7.信笺庭院
原猛追湾派出所和临近房屋间,一棵构树从夹缝中的瓦砾堆破土而生。改造之初,考虑到这棵构树的根基不牢,施工队打算将其砍伐。但设计师们被其顽强的生命力所感动,最终决定留下它,用1米多高的树池将其包围加固,外面再用信笺状的金属板做装饰。整个造型如同构树破纸张而出,故名“信笺庭院”。
8.纸片雕塑
今年7月,万科向热爱猛追湾的市民征集有关猛追湾的怀念、祝福或憧憬,最终挑选出52句话。这些滚烫的话语将被篆刻在望平坊4号院庭院如纸片的镜面不锈钢雕塑上。夜晚时分,墙面上的字会泛出淡淡的光。
9.坐凳装置
4号院庭院通道连接着居民区,因此在公共空间设置多个共享座位。
滨河商业街 / 设计主题:工业文明标志时间轴
长约1千米的滨河商业街,以时间为线索,记录1953年至1998年成华区工业发展史的10个“第一”,并以光影装置和互动装置呈现。
1.追光逐梦
追光逐梦是一座位于滨河商业街桥头处的主题雕塑,高8.8米,共有59层,轻盈铝片层层叠加,异形加工,如同一张布,在风与水的呼唤中,通过波纹褶皱来回应。
铝片之间有LED灯,通过智能主机,与来往的人产生互动。它能捕捉人经过时所携带的颜色,从而影响其自身散发的光芒;晴天和阴天也有不同的形态,根据时节或节日也有相应的改变。
2.时间窥视 (1953年,锦江电机厂,东郊工业区第一电子工业项目)
这是一个线性透视装置,在缝隙中探寻历史,无电影播放时幕布上面有猛追湾字样,电影播放时幕布则旋转成平面,重现往昔生活。
3.探索、挖掘 (1955年,成都刃具厂,西南第一个大型精密工具生产项目)
沙丘芦苇灯便是地面上会竖起整齐排列的灯条,在夜晚闪烁。一扇关闭的门,当门打开后,里面的屏幕会播放工厂旧场景。
4.时空交融、记忆再现 (1958年,成都红光电子管厂,生产出我国第一支彩色显像管)
变色玻璃本质上是对AR的运用,可以和经过的人产生更多的互动,有更多的趣味性。地面上闪烁着星星灯。
5.寻觅 (1963年,成都无线电测量仪器厂,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一家无线电测量仪器厂)
由多个字母或文字组成的互动装置,在没有亮光的情况下看去是杂乱无章、毫不相关的内容。旋转调频的旋钮,在“吱吱吱”的声响中灯光逐渐变亮,不同的频道可以产生不同的光影变化,形成不同的句子组合。
6.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约4米宽,左右两边各有3条绿色灯带,配上四周的历史装置,如同穿越成华区的历史长河。地上还有灯向前引导,自行车不断前行,到达小灯的位置,小灯会依次亮起来,让骑自行车的人也拥有了与空间互动的体验。
7.拾光广场
拾光广场的白日和夜晚拥有不同的风景,入夜之后,圆形的玻璃之上遍布星空,水池反射着星空的光影。
8.九零年代记忆 (1993年,华西旅行车厂,销量居全国第一)
这片区域附近居民区较多,所以设置老式按压提水装置,代表九零年代的记忆,也可供小朋友玩耍。形成不同年代的交汇,夜晚光感互动,增添别样趣味。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李科)为进一步提升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水平,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9月23日,由市教育局主办的2019年秋季首期“...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